稳步有序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本报记者 吴云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表示,希望内蒙古的同志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书写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总书记的讲话中,关于生态问题的论述,在我市环保领域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系统观念,坚持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为内蒙古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对我们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其他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桑树勋教授认为,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徐州在碳减排工作中面临着双重压力。如何减少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使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徐州面临着重大挑战。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统筹布局,依靠“两只手”发挥作用,第一只手是政府,出台政策法规进行科学约束、激励和监管;另一只手就是市场,主要依靠碳市场交易和绿色金融投入来实现企业融资。对此,领导干部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算清“四本账”,心中始终要有本“明白账”,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奋发有为,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坚持推进‘双碳’目标,沂州科技从2019年起开始进行了减碳布局,我们实施干熄焦余热发电、进行电机能耗管控,循环利用降低能耗,企业成立了能源管控中心和节能减排小组,将碳减排工作细化到每个车间、班组,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碳减排工作走在行业前列。”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沂州科技有限公司安环总监宋彤非常振奋,他认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企业扎实工作、协同推进,通过一步步努力实现宏伟目标。
“目前每年有不低于5万吨的市政污泥在我们这里实现掺烧发电,变废为宝。”徐矿综合利用发电公司固废综合利用项目主管杨蔚说,绿色转型确实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早在2015年,杨蔚就时常关注国家政策和专业学术论坛、网站,他意识到寻找替代新能源的重要性,经过学习研究,向公司提交了“采污泥掺烧技术研究方案”。杨蔚认为,污泥掺烧发电可以说是“双重减排”,一方面实现了减炭、替炭,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当作垃圾处理时产生的能量消耗。下一步,他们打算利用生产过程的尾气余热先将污泥烘干,然后再加入锅炉掺烧,进一步提质、增效。杨蔚说:“不管是建火电厂还是搞光伏,都要统筹规划,不能跟风。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处长王吉峰认为,对于徐州生态环境系统而言,要按照部门职能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一是切实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降碳与减污之间可以产生很好的协同效应。要在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逐步推行新技术,例如我市华润三号机组通过超高温亚临界技术改造,在减少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同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万吨,这是减污降碳的一个典型案例。二是摸清碳排放家底。通过开展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进一步摸清我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行业分布、结构特点等,夯实温室气体排放基础数据。同时逐步完善温室气体排放计量和监测体系,推动重点排放单位建立健全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台账登记制度,加强热力、电力、煤炭等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计算与监测方法研究。三是积极推进低碳试点工作。积极参与国家、省各类低碳试点示范申报,实施一批“碳达峰”试点项目,通过试点,积累“双碳”工作经验,同时发挥试点以点带面的作用,引导全市稳步有序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