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本报记者 董晓 王正喜 樊海涛 尹思源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在这样一个关键之年,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上召开全国两会,为“复兴号”巨轮的乘风破浪指引了方向。
我市各界在聆听了大会开幕盛况后,对2021年国家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倍感振奋,对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坚持创新驱动 助推经济发展
上午8点40分,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的职工代表们,集中在结构二分厂马陆大师工作室里等候观看开幕会,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徐工挖机技术中心绿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宋吉说,近年来,公司研发人员一起聚焦“卡脖子”难题,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今后,将加大攻关力度,创出独有、独到、独占、独创和独树一帜的产品,全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当天也组织员工收听收看了全国人大开幕会。五年前,中能硅业以棒状太阳能级多晶硅入选单项冠军,之后研发耗能更少、转换效率更高的“黑科技”产品FBR颗粒硅。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中能硅业将继续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徐州民营经济树立标杆,为推动徐州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一直是这些年全国两会的热议话题。”艾易西(中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禹说,聆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深感振奋。国家今年要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对青年科研人才的支持力度,对于科技企业,更是以最为实际、最为有效的方式加大激励力度。
他表示,作为一家“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高新企业,艾易西将最大程度上发挥出“独门绝技”。同时,加强与科技局、外界科技平台的合作,把科技需求明确,配合产出有效科研成果,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产品加速落地。
强化绿色数字赋能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徐矿集团骨干企业江苏华美热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远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华美热电公司响应国家号召,实施“光伏助力”工程,推行“绿”电上网,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下一步,华美热电公司还要把集中供暖从耗水高的水蒸气供暖改成可循环利用的热水供暖,构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助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江苏鑫华半导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鑫华半导体不断加码科技、赋能数字、技术升级,成为12寸硅片稳定供应企业,成功进入全球半导体硅料供应体系,2019年成功获批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今年计划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冲刺。
江苏农爱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从事农副产品研发、初加工、销售及储存服务。该企业负责人付保华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一家正在转型的农企,农爱田积极开展跨境电商垂直交易平台建设,拓展营销渠道,推动特色产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他表示,今年他们要升级四级公共海外仓,争取达到省级要求,加速本地优势产业内外贸融合。
立足基层履职尽责 以人为本服务民生
徐州经开区东环街道桥南头社区干部群众第一时间收看大会开幕盛况。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杨风年表示,作为基层工作人员,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感觉身上责任更大,“我们始终将群众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社区实际,履职尽责,继续做好便民服务和社区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构建积极向上、崇德向善、和谐宜居的社区良好环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用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稳岗就业,我相信生活会越过越舒心。”陈浩浩说。今年24岁的陈浩浩在徐州一家医药连锁公司上班,平时主要工作是完善公司网络系统。但由于毕业时间短,工作经验少,一开始工资不多。“公司告诉我符合徐州大学生招引政策,可以申请人才补贴,每个月可以多拿不少钱。”通过申请,陈浩浩现在每月有1400多元的生活补贴,不仅极大缓解了生活压力,也让他在工作中更加专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就业有更多政策保障,打消了我的后顾之忧,我也会更加安心地努力工作。”谈及未来,陈浩浩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