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而生,循梦而行——这里的世界同样精彩
国务院新闻办3月3日发表《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和权利保障》白皮书,通过详实丰富的数据、生动具体的事例、来之不易且引人瞩目的成绩,展现了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一路走来的不凡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事业格外关心、关注,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8500万残疾人正同全国人民一道共享国家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残疾人体育事业更是“万绿丛中一点红”,散发着别样的魅力。
制度为纲,保障残疾人体育事业有序发展。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有其特殊性、挑战性,残疾人要参加体育运动会,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辛苦和汗水。《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和权利保障》白皮书将残疾人参与有关活动的内容细化并分层级,既尊重残疾人康复锻炼的科学规律,又综合考虑残疾人个体的实际情况,体现了公平、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为了深入推进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国家在残疾人运动员的培养保障机制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对残疾人运动员进行医学和功能分级,为公平参与体育竞技提供保障。建立健全县、市、省、国家四级联动的残疾人运动员业余训练体系,不断加强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全方位保障残疾人体育事业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制度保障,残疾人运动空间越来越大,全国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大幅提高。
集力聚爱,引领残疾人体育事业勇攀高峰。逆境虽苦,却是人生成功的摇篮;逆境曲折,却是磨炼成功的良伴;逆境晦暗,却是走向黎明的牵绊。为残疾人树立勇攀高峰的信心,为生活困顿者带来温暖,为身残志坚者撑腰鼓劲,无不体现出我们党对残疾人的无限深情。从光华四射的人民会堂到情意深深的农家小院,从设备一流的城市训练场所到边远小镇的体育训练地,温暖的关爱流淌到哪里,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精神之火就燃烧到哪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一系列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为残疾人体育事业指明了方向。2016年以来,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冬残奥系列国际赛事,共获得47枚金牌、54枚银牌、52枚铜牌。一枚枚奖牌的背后,是无数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克服身体障碍,用生命与激情奏响的凯歌,是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写就的新辉煌。
关怀备至,激励北京冬残奥会再创辉煌。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即将拉开大幕,又一场绚烂的春潮之约来临。人们期待中国残疾人体育健儿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展示我国冬残奥运动的发展成果。这将是一场文明的盛会、激情的盛会,必将推动国际残疾人体育运动“一起走向美好未来”。“要把细节处理好,想运动员之所想,办运动员之所需。”总书记的叮嘱温暖人心。对残疾人运动员无微不至的关怀,精准周到的照顾体现了和谐、友善的文明精神,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残疾人体育事业,勉励广大残疾人运动员于逆境中追求进步、在残缺里创造辉煌,在新时代广阔的舞台上,不断迸发生命的光彩。
向阳花木易为春。在中国这片温暖的土地上,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运动员们百折不挠、乐观进取的风采一次次惊艳世界,他们赢得的不仅是竞技体育的金牌,更是精神上的“金牌”。他们不幸于身体的残缺,心中却绽放着美丽的花朵;他们体验着生命的曲折,脚步却始终追逐着梦的方向。北京冬残奥会即将上演,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必将续写新的传奇!(赵建)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