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中成长 信心更足
|
本报记者 董晓
2月7日,我市“新春第一会”明确了提升作风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谈及对此次大会的感受,保利协鑫硅料事业部助理副总裁徐振宇说:“相信在作风效能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下,在徐企业必将收获更多政策红利,提振发展必胜信念。”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能硅业”)为全球领先的高纯多晶硅研发与制造基地。2006年3月,中能硅业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立。后凭借人才、技术、成本、质量、研发等综合优势,仅用5年时间就赶超美、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多晶硅研发与制造水平,扭转了中国光伏行业“两头在外”的被动局面。
发展实体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企业作为实体经济承载的主体,要想快速发展,离不开城市营商环境的沃土。
徐振宇表示,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发展,关心企业家成长,相继打出一系列惠企政策“组合拳”。比如,实施五个“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五大工程”、开展上市公司“鹏程计划”、推行“拿地即开工”“联合验收”审批制度改革等,让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营商环境是水,企业是鱼。有好的营商环境,企业也会和鱼一样,不仅多样性好,种群数量稳步增加,个体的生长发育也会健康且快速。
当前,徐州经开区围绕建设全市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第一极”的目标,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机遇,聚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16年来,中能硅业一直立足于徐州经开区,经开区也坚持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以事不过夜的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了始终如一的关心、支持与帮助。
2021年,是中能硅业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徐州经开区有关部门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派出专项小组进驻,全力、全时、全程帮办,破解了颗粒硅及相关重大项目建设的痛点、堵点、难点,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可以说,中能硅业在经开区16年的快速发展中,始终享有经开区人的‘保姆式’服务,充分彰显了经开区与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勤勉作风、务实干劲。”徐振宇说。
中能硅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黑科技”产品FBR颗粒硅,在去年2月3日率先实现万吨级量产后,同年11月,又成功挺进3万吨级产业矩阵,这也标志着中能硅业研发与制造正式进入“体系化、标准化、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可复制时代,对于全球光伏行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徐振宇表示,今年协鑫将继续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更多互动,反馈企业更真实的痛点、难点,为徐州民营经济树立标杆,为推动徐州经济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