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与虎谋展的冲动与实践
虎年展上,徐州美术馆结合虎年民俗寓意,多视角展示艺术与民俗,为参观者感受徐州文化底蕴、承续城市文脉作了有益的探索。活动期间,本报记者就新年艺术展的详细构想采访了徐州美术馆负责人之文。
记者:美术馆是如何构思“墨语春华”这一系列活动的?
之文:今年以虎为主题的艺术活动众多,但以徐州文化艺术的视角切入、探访虎文化背后的徐州故事,并邀请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们围绕其背后的本土文化意蕴和艺术形势展开讨论的形式并不常见。
艺术家的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呈现出面貌和个性不一样。徐州是交通、更是文化的交融之地,我们想如果邀请艺术家、学生、非遗传承人等不同行业、不同生活阅历的人参与到展览之中,把视觉、听觉、触觉、知觉等熔于一炉,可以让“展览”本身更具力量,他们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经验一定能产生出未知且奇妙的反应。
记者:美术馆邀请参展的艺术家、艺术爱好者有怎样的遴选标准?对参展作品有哪些要求?
之文:与其说是美术馆特意的邀请,不如说是多方的默契使然。
一年一度的新春艺术盛会我们已连续举办了11年,来美术馆吃一顿热闹又雅致的“年夜饭”早已成为了徐州观众的习惯,“绿健杯”徐州书画贺年展、徐州画廊协会收藏精品展、徐州青年艺术家十人展就是三大“硬菜”。每年距离春节还有一个月甚至更早,徐州及周边城市的艺术家、艺术爱好者们就会自发向我们投稿,作品会与我们当年的展览主题相契合,徐州画廊协会会员单位也主动送来收藏的名家精品,参展的新锐艺术家则是通过毛遂自荐、画廊协会推荐等方式产生。
今年美术馆举办了艺韵初心·新语境下青年艺术创作生态与更新路径学术交流会,还特别邀请市汉画像石研究会、兰成汉画像石收藏馆、辛秋画室和少华爱乐乐团等艺术场馆或机构参加展演,希望能用深层次、广领域的艺术对话、厚重古朴的汉画像石,活灵活现的布艺虎、版画虎,清丽典雅的音乐交流等不同形式,丰富公众体验。
记者:徐州美术馆与徐州画廊协会是怎样的关系?
之文:徐州画廊协会于2015年由徐州美术馆牵头成立,旨在为徐州文化艺术市场提供更好的交流展示平台,向公众介绍徐州艺术市场和艺术群体,向全国推荐本土艺术理念和艺术家,推动淮海经济区文化艺术市场高质量发展。
散落在徐州的艺术家、艺术机构与美术馆从此有了艺术联结,并始终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合作。我们共同组织学术交流会探讨艺术思想、展望艺术市场发展方向,通过个展、联展、画廊精品展等方式展现徐州籍艺术家独树一帜的艺术理念,增强本土艺术影响力。
记者:徐州美术馆在2022年有怎样的发展计划?
之文:围绕时代需求和大众所盼,策划推出彰显美术馆开放多元的审美观念及底蕴的精品展览,提供观众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是美术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以来,我们通过新媒体在线填写、纸媒线下宣传及展厅现场调研等多样调研形式,就展览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摸排调查,邀请市民群众为美术馆建设发展出谋划策。以此为基础,明确2022年发展方向和策展重点,有针对性地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掀起更加多元生动的艺术新风,促进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