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按下“快进键”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闫琦 徐梦婷)近年来,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四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派驻监督“探头”“前哨”作用和近距离、常态化优势,将履行监督“第一职责”与服务发展“第一要务”紧密结合,聚焦破解优化营商环境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靶向发力,助推驻在市场监管、政务服务部门压实主体责任、细化工作措施、优化服务体系,持续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常态长效,监督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
深化日常监督 破解难点问题
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四纪检监察组坚持把推动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政策举措作为落细落实日常监督工作的重点,通过列席会议、调研检查、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督促推动驻在部门在优化便捷化审批服务方面精准发力,出实招、见实效。
“很高兴能成为江苏省第一个通过‘秒报秒批’智能化审批系统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商户。”2021年5月,沛县沛城街道云朵理发店老板郝长云从徐州沛县行政审批局领到江苏省首个“秒报秒批”智能化审批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从提出申请到获批到手仅用时30秒。
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四纪检监察组督促协助驻在部门在全省率先实现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秒报秒批”,在此基础上,助推在全省率先建立淮海经济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机制和联审联办线上服务平台,实现46个通办事项覆盖区域内11个城市同城共享。同时,在全省率先推出70多项市县一体集成“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办理22万件,平均减少申报材料超50%、减少环节超60%、减少时限超65%。
在助推创新赋权事项集成化运行方面,该组围绕调研编制可赋予港务区、高新区等审批事项清单,严明对赋权事项“应赋尽赋”要求,助力驻在部门梳理可赋权许可等事项198项,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按级归类分解,形成137种最小“颗粒化”清单;在助推再造开办企业流程方面,全程参与调研督查,协助联动相关部门和窗口服务平台将开办企业审批、公安、银行、税务、人社、公积金6个部门6大环节变为1个环节,促使办理营业执照、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社保登记、公积金缴存6个证照登记时限由30天缩减为1天。
主动嵌入监督 疏通堵点问题
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四纪检监察组定期下沉企业调研走访听民意, 深入驻在单位窗口服务平台逐一“问诊把脉”找症结,持续开展“一书两单”(《窗口单位优化工作作风高效服务企业公开承诺书》《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与企业交往勤廉清单》《清廉企业引导清单》)清风承诺行动,划出“纪律红线”。
该组在助力提升企业服务平台惠企效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用效能、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整合效能、政务服务“好差评”平台拓展效能等方面多向发力。新增归集发布涉企政策1047条,精准推送86.7万次,市县联动一体受理办结涉企诉求3184件;率先在省内试行线上投诉“全链条”管理;督促协助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归并各部门热线30余个,受理群众诉求直接办结率达82%,居全省前列;通过参与工作推进会、通报讲评、调研走访等方式,督促推动“好差评”数据向基层延展,评价数据得到大幅提升,办件评价率、主动评价率均跃居全省前列。
靠前跟进监督 整治痛点问题
去年,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四纪检监察组集中提醒约谈驻在市场监管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12个相关处室负责人,跟踪督查在危化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过程中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情况,助推建立完善特种设备等29类行业安全监管规范,协助下沉督查整冶隐患问题133件;持续督促严格落实冷链、非冷链疫情防控责任,对新冠疫苗实施全流程安全监管,督查哨点药店3000多家;助力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建成餐饮质量安全规范店95家,大中型餐饮“明厨亮灶”率达60%。此外,紧盯重点领域,助力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开展惠民助企系列专项行动,督办侵权假冒等违法案件4117件。
持续督促协助驻在市场监管部门完成老旧农贸市场改造7个,星级评定33个;助力开展“网剑”行动,建成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受理消费者各类投诉6260件,挽回经济损失723万元;协同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企业年报率达97.2%,位居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