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
|
本报记者 郑微
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对稳定经济运行和就业大局至关重要。过去的一年,徐州商务部门积极应对严峻复杂形势,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鼓励在徐企业增资扩产,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全力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推动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来自市商务局的数据,2021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完成24.2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6位、淮海经济区首位,同比增长10.1%。全市进出口1254.2亿元,总量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18.3%,其中出口1050.3亿元,增长21.4%。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全市“765”注册产业项目707个,其中制造业项目589个,占比83.3%,较上年同期提升6.1个百分点;新兴主导产业项目479个,占比67.8%,较上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为全市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精准施策 推动利用外资质量
在稳外资方面,围绕服务外资企业发展,市商务部门出台全市外资提质增量工作实施意见,建立重点外资项目服务机制,扩大利用外资,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2021年,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大食品(徐州)有限公司、徐州千百度鞋业有限公司被纳入省级总部企业培育库,更多外商投资企业获得资金补助和政策支持;徐州天虹时代有限公司获批省级跨国公司功能性机构,获得省级奖补资金200万元人民币。
去年以来,围绕企业关注的重点,市商务局积极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外商投资促进保护,会同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开展10场座谈、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大惠企政策宣讲,促进政策落地见效。加大金融扶持力度,2021年,会同徐州银保监分局组织3场银企对接活动,帮助92家外资企业获得75亿元贷款资金支持。强化外资企业产权保护,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帮助外资企业完善用工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降低法律风险和纠纷处理成本,助力外资企业在徐健康发展。
持续加大服务力度,确保企业健康运营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扎实有效做好要素保障工作,加快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外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大幅跃升。加强外资企业监测预警,对重点产业链龙头和关键环节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服务,实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订单、产业链稳定等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先后协调解决了霍斯利机械(徐州)有限公司劳动用工、江苏维尤纳特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增资手续办理、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电力供应等问题。
全力以赴稳存量,支持外资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市商务局积极支持和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产,精准对接、强化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增资扩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鼓励外资企业以多种形式增资扩产。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提档升级,广泛宣传总部经济政策,加强总部经济政策培训和申报指导。支持外资企业科技创新,大力宣传外资研发中心进口税收政策,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进行申报,争取更多企业享受进口税收优惠政策。
纾困解难 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
外贸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为推动外贸促稳提质,去年我市围绕保市场主体稳定、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开展了一系列精准服务活动,优化对外贸企业服务,抓紧抓实抓好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助力大型骨干外贸企业破解难题,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
持续开展纾困解难行动,稳定企业生产经营。市商务局加强市县联动,广泛走访摸排,持续开展业务辅导,去年共帮助全市中小微企业解决实际难题35个。及时发布市级支持政策、重要工作动态、风险预警等政务信息158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沟通交流渠道。高效办理外籍技术人员来华邀请函,去年共有10批次94人来徐指导12家企业新设备安装调试,有力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引导企业用好展会平台,加大市场开拓。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海丝会、进博会、全省“江苏优品·畅行全球”等系列线上线下展会,帮助企业继续稳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扩大优势产品市场份额,全年超过400家企业参展参会。大力开展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重点市场搭建营销展示、批发分拨和售后维修等境外营销实体渠道。全年新增威嘉轻工(巴西)等3家市级海外仓,徐工集团(肯尼亚)国际营销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商务部首轮评审。
强化金融保障服务,缓解企业融资压力。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加快推进“苏贸贷”,加强普惠金融服务,扩大惠企覆盖面;继续执行出口30万美元以下企业信用保险免费统保政策,不断扩大信保政策覆盖面,充分保障企业收汇风险。全年共为永康电子等97家企业融资3.89亿元,中信保支持380余家企业出口额14.5亿美元,帮助6家企业追回货款114万美元。
创新政策支持,降低企业综合经营成本。针对目前外贸企业面临的海运费高企、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三重压力”,用足用好中央、省、市三级商务发展资金,创新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大力支持企业降低综合经营成本。全年拨付1997万元支持企业降低海运费成本、拨付324万元补助出口收汇汇率差,惠及109家企业。
“今年,我市外资外贸工作仍面临全球疫情持续影响以及全球供应链重塑等多重挑战,但稳外资稳外贸的基本面未变。”徐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外资外贸工作将坚持以企业关注为焦点,继续秉承“服务企业无止境”的理念,开展“护商安商惠商”专项行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深入贯彻外商投资法,保障外资企业平等待遇;多措并举帮扶解困,助力我市外资外贸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