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漫评:谱数字乡村振兴曲 唱智慧田园幸福歌

2022-02-10  来源:  编辑:李璐
2022-02-10  

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开展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对优化升级信息基础设施,补齐乡村网络发展短板,加速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等作出了工作部署。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创新与应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正加速向农业农村广泛渗透。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新阶段,数字化是一个绕不开的时代命题。


看,数字乡村与数字中国齐头并进。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作出了实施大数据战略、数字乡村战略等系列重要部署,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系列重要文件,开启了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当前,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达98%以上,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数字基座”更加稳固;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APP层出不穷,手机成了农民的“新农具”;智慧水利、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让农业生产实现“加速度”,产品销售进入“快车道”,为农村发展装上“智慧眼”,让乡村振兴有了“智慧心”。乡间地头,希望田野,一幅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正有序铺展。


喜,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数字经济则是风口上的“红利经济”,二者有机结合,定能实现“1+1>2”的效果。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到“十三五”末,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生产信息化稳步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乡村治理数字化成效凸显,信息化服务加快普及,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数字乡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去年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7520.5亿元,电商服务站点行政村覆盖率达到 78.9%。可以说,电商服务“小站点”支撑了农产品网络零售业的“大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更带动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数字经济不仅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而且正在成为乡村振兴开新局的强大“助推器”,为新时期“三农”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赞,数字乡村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建设数字乡村,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重要抓手。数字“引擎”点燃了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之火,成为弥合城乡发展鸿沟的坚实桥梁,让城乡之间资金、资源、人才、技术实现双向流动,让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推动农村居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迁。数字经济前所未有地服务和赋能全社会,其带来的普惠性增长,不仅改变着乡村的传统风貌,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数字红利”。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更好地集聚生产要素,激活农村地区的生产;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提高了涉农人群知识、技能,提高产出价值和效率。江苏、浙江等地纷纷涌现出专业“淘宝村”,全国各地的特色乡村旅游、乡村民宿也越来越受欢迎,都极大地助推了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数字强农之路越走越宽,数字红利辐射越来越广,乡村经济发展迸发出更大的活力,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到了数字经济发展的红利。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展望未来,加快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目标指日可待。(文/泉轩 图/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