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才聚徐州 智汇彭城

2022-02-07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2-02-07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尹思源

人才,是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最大的动能。

2021年,市人社局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人才工作新部署,坚持培养人才与吸引人才并举,制定政策与落实政策并重,加快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为“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重磅发布人才新政4.0版

在2018年“人才高地28条”、2019年“大学生招引、技能人才培养引进、支持返乡创业、彭城英才卡”4个人才政策的基础上,2021年在市人才办牵头下创新出台《徐州市“555”引才工程实施方案》,每年引进领军人才500名、专门人才5000名、大学生50000名,政策的补贴力度更大、覆盖人群更广、含金量和开放度更高。印发《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若干措施》,提出十条含金量高的措施,发布全市急缺职业工种目录,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系统全面集成创业政策

为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促进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整合创业工作资源,聚焦“科研人员、返乡人员、大学生、农民、妇女、退役军人、城镇失业人员”等七大群体,创新出台《全面鼓励全力支持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徐委发〔2021〕53号),政策集成度更高、补贴力度更大、覆盖人群更广,大力培育充满活力、持续稳定经营的市场主体,力争用5年时间把徐州打造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创业之城。

人才招引创历史新高

人才推介招引范围、频次、成效全面突破,线上云招聘+线下现场招聘双轮驱动,组织我市用人单位赴省内外知名高校及驻徐高校举办推介会及招聘会,宣传徐州市情和人才政策,打响人才招引品牌。全年累计招引专门人才5260名、大学生53680名,人才招引数创历史新高。

持续深化校地合作

累计在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重点高校成功设立6家人才工作站,签署合作协议,在政策宣传、人才招引、项目对接、实习实训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实现校地共赢发展。组织开展“筑梦彭城”—“双一流”高校大学生暑期来徐实践活动,吸引更多名校青年才俊会聚徐州、筑梦彭城。

打造“彭城工匠”技能大赛品牌

举办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徐州市参赛总结大会,对获得金牌的徐州选手给予个人最高20万元重奖。围绕经济发展急需紧缺职业(工种),举办25场“彭城工匠”职业技能系列竞赛,练兵5万人次,“彭城工匠”品牌列入省人社厅重点扶持项目。积极备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3名选手通过国家集训队第一阶段考核,有望代表中国角逐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奖牌。通过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培,在全市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承办首届技工院校嘉年华活动

承办2021年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活动暨江苏省技工院校首届嘉年华活动,开展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宣传、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学生才艺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向全社会集中展示了江苏技工院校风采,搭建了全省技工院校学习交流、互动借鉴的广阔平台,推动形成了政、校、企多方聚力,共研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共商技工教育发展大计的新格局,得到了人社部高度肯定和省人社厅书面表扬。

建设一批高水平重大载体平台

获批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0家、省示范科研工作站2家,博士后进站116人。遴选建成一批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大师示范工作室和传承示范基地。指导徐州技师学院成功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人力资源服务发展迈入快车道

畅通市场化引才渠道,积极为企业提供用工服务。江苏淮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两年以来,入驻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企业招引了大量人才,有效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目前,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到400家,服务人员总数达185万人次。

打造全国最快人才服务速度

按照“全程不见面、一网通办、打卡发放”的原则,建立“一网通办”人才综合服务系统,大学生等人才申请补贴当日秒批、次日领卡、7个工作日公示、最快10个工作日可领到补贴资金,速度全国最快。人才综合服务专窗实现市、县(区)全覆盖,人才获得感显著增强。

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园孵化成效显著

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作为全国首批、江苏首家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自开园以来,累计入孵近600家企业。2021年园区新招引70个项目入园孵化,120家在园企业新增各类知识产权115项,21家企业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徐州大学生创业园还被授予“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在国家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复评中位居全国第六,在全省参评基地中位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