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一曲《难忘今宵》,38年浓浓家国情

2022-02-01  来源:  编辑:哈晓蕊
2022-02-01  

告别今宵,告别今宵;不论新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共祝愿祖国好。当《难忘今宵》的旋律再次回响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人们依依惜别辛丑牛年,满怀激情迎接壬寅虎年。难忘的旋律,不变的深情。一曲《难忘今宵》唱出中国人家国情怀,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砥砺奋进。

 神州万里同怀抱承载着中国人浓浓的家国情怀。1984年央视第二届春晚举办在即,导演黄一鹤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以一首体现家国情怀的歌曲作为春晚片尾曲。他风风火火的来到乔羽家说:“乔老,你赶紧帮我创作一首歌吧,作为春晚片尾曲,今晚就要。”乔羽当即铺纸,不到1个小时,就创作了《难忘今宵》这首经典歌曲。《难忘今宵》歌词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青山、绿水、天涯、海角、新友、故交,字节简洁,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充满诗意。既表达了辞旧迎新、神州处处欢乐的浓浓的年味情怀,又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唱出了人们对过去一年的眷恋、对新一年的期待。

  难忘今宵已成为春节文化传承的一个精神符号。辞旧迎新、团圆平安,春节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华夏儿女情感的精神追求和寄托。优美的旋律,亲切真挚的歌词,触人心弦的家国情怀,让《难忘今宵》成为春节文化传承的一个符号,成为一种厚重的文化记忆,成为国人共情的触发点。只要听到这个旋律,总让人觉得山河无恙、岁月静好。“青山在,人未老,人未老……”青山常在,人却会老,不老的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传承。李谷一从198440岁时首唱,唱到202278。38年,李谷一依然在唱,人们依然在出几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传承。

  共祝愿祖国好是亿万同胞共同的心愿和呼声。不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难忘今宵》里不仅有亲人的团聚、亲情的温暖,更有祖国大家庭的团圆温暖。李谷一说:春晚代表了我们全体炎黄子孙我们这个民族的心声:共祝愿祖国好!共祝愿祖国好这句歌词永远不过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曾经,我们贫穷、落后如今,我们自信、强大,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激情飞扬,拼搏奋进,汇聚成振兴中华的滔滔洪流;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中国精神,书写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彩华章。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让我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除夕连双岁,一边是璀璨辉煌的历史,一边是充满希望的未来。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让我们和着《难忘今宵》的旋律,一起向未来,踔厉奋发,在新时代征程中,踏浪前行,共筑民族复兴中国梦!(巴全东)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