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堵截异常开卡 坚守风险底线

2022-02-01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2-02-01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陈羿帆 见习记者 王琇

近年来,非法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成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危害严重。中国人民银行和公安部联合部署开展“断卡”行动,重拳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在此次行动中,浦发银行徐州分行高度重视培训宣导,让员工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风险防范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柜面坚持把好客户开户源头关,加强对办卡人信息的审核,堵截冒名开卡、非本人意愿开卡,为客户筑牢可靠的风险防线,有效堵截金融诈骗案件的发生。

做好防诈骗宣传 防止买卖银行卡行为

去年年末的一天下午,一位女性客户来到浦发银行新沂支行要求办卡,并开通转账功能。大堂经理听出该客户的外地口音后便更加关注,会同会计主管复核该客户身份证件后,又向客户进一步了解其实际办卡用途,客户仅回答存款转账使用。

“因客户无法说明办卡的实际用途,当时我们就告知客户,办理的卡会限制转账额度为日限额1万元。”该支行大堂经理回忆说。

在该名客户认可后,工作人员带其来到VTM机处进行开卡。然而在开卡时,客户的人脸识别一直无法通过,客户说自己是因为整容才导致人脸识别不通过。

随后,支行大堂经理又引导这名客户到柜面办卡,并要求客户提供社保卡作为辅助证件。然而在录入客户的工作单位名称及单位地址时,客户却支支吾吾,始终不愿提供。

据该支行大堂经理介绍,当时这名客户只说自己是在新沂工作,不方便提供单位地址,无论他们如何解释,该客户均拒绝提供地址。这也引起了他们的警惕,并怀疑该客户办卡并非用在合法的用途上,于是告知了该客户非法使用银行卡的相关风险及承担的后果,并告知其办理卡片须提供的各项要素信息。听完银行工作人员的提示,该名客户随即离开银行。

对此,浦发银行新沂支行相关工作人员提示,该客户开卡目的不明确,不愿提供单位地址等信息,存在掩盖开卡真实用途的可能,也没有认识到出租出借银行卡的风险后果,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该行要求行内员工高度重视账户风险防范,严把开户审核关,通过多种手段强化客户身份识别,针对老人、年龄较小的客户(如大学生)及异地人员的特定人群,加强风险提示,做好防止电信诈骗宣传工作,详细咨询办卡的真实用途,并观察客户在交流过程中有无异常情况,防止出现买卖银行卡的行为。

实质重于形式 将异常客户堵截在源头

前不久,两位老年客户至浦发银行邳州支行要求开办借记卡,并要求开通转账功能。支行大堂经理见两位客户年龄偏大,立刻叫来运营主管一起与客户聊天,了解客户办卡用途、是否能自主操作转账等问题。

经与两位老年客户交谈得知,他们已退休,办卡想让孩子存生活费,但运营主管又意识到一般老年人大多会选择去当地农商行办卡而不是股份制银行,便向其提示了办卡如果非本人使用的相关风险和可能带来的损失,以及涉嫌违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重大后果,老人这才放下防备,向工作人员说了实话,其儿子在徐州打工,让老人办卡交给其儿子使用,用于办理贷款。运营主管随即婉拒了老人的办卡要求。

“我们总结非真实意愿开卡客户具备的几点特征,首先是开车前来,且故意停靠在离支行比较远的地方;其次是年龄在50岁左右,身份证住址多为异地;再次是要求开卡且强调要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最后就是客户在厅堂与他人交流内容多为‘浦发银行现在不给外地人开卡’等。”浦发银行邳州支行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断卡”行动正深入开展,银行卡、手机卡的规范化管理使用意识日益深入人心,但仍有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诱导不明真相的群众办卡用于非法目的。这需要银行网点经办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具备更高的业务素养,在客户身份识别过程中,着重审核客户真实的开卡意图,充分地进行风险提示并告知用卡注意事项,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婉拒客户的办卡要求。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了解客户实际情况及其所办业务的真实意图,切实将异常客户堵截在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