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徐州购!购!购!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曲美慧 王春莹)
日前,全市2021年统计数据新鲜出炉,徐州消费增速领跑全省,总量位居江苏第三,再次展现徐州人“花钱”的实力。
如此闪亮的消费指标背后,哪些消费品成为消费快速增长的“扛把子”?淮海经济区的兄弟市又为这一指标作了哪些贡献?话不多说,直接上数据!
一、徐州消费加速跑!
1 速度×质量=动能
2021年徐州消费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16.7%,位于全省前列。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徐州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在消费“量”“质”双提升的同时,呈现健康发展态势,为徐州经济发展增创了强劲新动能。
2 总额突破4000亿
4038亿元,位居江苏第三、淮海经济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反映地方消费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综合近几年我市的数据,除去2020年疫情带来的冲击外,徐州市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持续上升,2021年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由此可见,徐州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迸发出新的活力,在整个淮海经济区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
3 增速全省“夺冠”
增速22.9%!全省第一!展开2021全年趋势图,徐州消费增速基本呈现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姿态”。
6月出现一波消费高峰之后,我市消费增速呈现下降趋势,10月“假日经济”又带动消费重新回暖。2021年10月1日至7日,我市70家重点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2.05亿元,较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6.7%和19.5%。
年末,全国、省、市消费增长率均有所回落,“罪魁祸首”还是个别地区疫情反弹,对服务消费、线下消费形成一定制约。
二、徐州消费动力足!
在徐州消费增速全省第一的背后,谁是带动消费的新增长点?
1 文化、健康、休闲、便利成为消费关键词
看电影、买化妆品、购置3C产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追求,部分升级类商品如文娱、化妆品等销售额快速增长。另外,信息消费增速较快,去年全市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5.4%。
2 每三个消费者就有一个在网上购物
徐州人消费习惯已明显向线上转移。人们沉浸在网络中的“第25小时”,每三个徐州消费者就有一个在网上购物,每十个消费者就有一个“重度网络买手”,线上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增速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网络消费已成为恢复消费市场主动力。
近半个月来,金龙湖直播基地的食品直播间天天“爆单”,从原先的每天600多单,到现在每天上千单,销售额从2万多元到近3万元,成为我市网络购物带动消费增长的一个缩影。
3 “懒经济”走入人们视线
“用聪明的方式偷懒,解放双手”。随着Z世代90后未婚人群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懒经济”已经走入人们的视线,智能化家电销量直线上升,春节父母再说你不干活,立刻下单买个智能扫地机器人寄回家。
电器类、汽车类同属大宗商品,可以让整个产业链“转起来”。以汽车消费为例,买车只是用车的开始。广泛意义上的汽车消费,不仅仅是购车消费,还包括后续的使用、服务、维修、保养等全链条消费过程。
数据显示,我市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量已达到20%—25%,说明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主流市场。《江苏省“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徐州被列为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这是把机会送到咱家门口了。(“Z世代”是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
三、消费增长成常态!
消费数据展现了徐州城市发展活力。近几年,徐州消费增长呈现常态化,这背后都有哪些支撑?
市统计局贸易外经处给出了答案:徐州人民能消费的底气、愿消费的保障和外地居民来徐消费的意愿,共同勾画出这条消费指标的上升曲线。
1 能消费——居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腰包鼓,自然就能消费了
2016-2021年居民收入增长总体平稳,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由上年同期的1.77:1缩小为1.72:1,收入差距已经越来越小。腰包鼓了自然就能消费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087元,增长18.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79元,增长25.7%。近几年,徐州农村消费增速一直高于城镇,乡村振兴的步伐越迈越大。
2 愿消费——物价涨幅低于全省
性价比高,当然买得多了
对比2020年,去年肉类价格降幅明显,家庭主妇们纷纷表示“猪肉不用再算计着吃了!”平稳的物价水平是稳定居民消费预期,促进居民消费健康增长的前提。
202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从省内13市涨幅排位来看,涨幅处于全省末位,呈现低位平稳运行态势。八大类商品价格同比“五升二降一平”,总体走势温和,为居民的衣食住行提供了保障。
3 享消费——中心商圈外地居民消费占比超3成
交通畅达,来徐消费更方便了
市商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心商圈外地居民消费占比超3成,彭城苏宁广场、徐州金鹰节假日外来消费占比达50%以上。“1小时交通圈”内的小伙伴纷纷表示,来徐州太方便了!
看高速——新增交通线网里程540公里,总里程达到1.88万公里,徐州高速公路基本形成“一环五射两纵一联”总体格局。
看高铁——已经构筑起以京沪高铁、郑徐客专、徐宿淮盐铁路、连徐高铁、徐淮(北)为骨架的“放射形”铁路布局,“十四五”时期,徐州“米”字形高铁网络将成为现实。
看地铁——已规划11条线路,包括7条城市轨道普线和4条城市轨道快线,总规模323.1千米。其中徐州地铁S4号线,将直通萧县。
四、徐州消费国际范!
徐州将创建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辐射半径超过150公里是什么概念?超150公里,向东辐射到宿迁、向西辐射到商丘、向北辐射到济宁、向南辐射到蚌埠。2021年,中心商圈外地居民消费占比超3成。
徐州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底气还是很足的。目前,徐州中心商圈已成为省内仅次于南京新街口的第二大城市核心商圈,成为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业态最全、环境最优、活力最强的中央商务区。小数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咱们大徐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定位”一定可以变成名副其实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