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扛起光荣使命 敢于担当作为

2022-01-30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张一一
2022-01-30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  徐报融媒记者 郑微)2022年,全市工会工作总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工会法》为契机,持续推进“政治方向更加坚定、助力发展更加有为、维权服务更加精准、改革创新更加深入、基层基础更加扎实”五个徐州工会建设,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建设政治方向 更加坚定的徐州工会

1.深入推进工会党的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的决定性意义和实践要求,引导职工群众真正把捍卫“两个确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健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持续深化“四史”学习教育宣传,发挥好市级机关新时代党性锤炼中心、“红色工运讲习所”等阵地作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宣传,大力开展工运史学习教育宣传。

3.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持续推动“学习强会”行动,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用好“工会大讲堂”“新思想大家谈”等特色载体,切实发挥党组领学带学督学促学作用。开设理论学习辅导专栏、举办主题宣讲以及典型案例征集、网上答题、慕课学习、读书征文等活动。全年举办基层讲习活动不少于80场次。

4.坚决筑牢意识形态领域防线。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纳入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内容。加大工会的报、网、微、端、屏和智慧工会平台等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

5.持续推进工会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落实,制定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突出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常态化开展党员廉政教育,深化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加大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监督力度,强化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和预算约束,收好用好管好工会经费和工会资产。

建设助力发展更加有为的徐州工会

6.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突出产业集群、园区(集聚区)、民营非公企业等重点,市、县(市)区联动选树100家重点改革单位。采取“工会+”联合培训、“基地+”普惠培训、“需求+”精准培训方式,帮助产业工人提升技能等级,全年培训产业工人不少于11万人次,技能等级提高不少于2万人。深化“助产业发展·暖产业工人”主题活动。开展第二届寻找“最美产业工人”活动,召开全市产改现场观摩会。

7.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技能竞赛。围绕壮大“6+4”先进制造业和“6+3”现代服务业,聚焦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竞赛向产业“链”上开展延伸,向新兴产业领域和板块产业区域拓展,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新群体覆盖。深化“21天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活动,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扎实深化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和“五小”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

8.大力弘扬“三种精神”。精心做好市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评选表彰、全国和省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等评选推荐工作。突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新功能,探索建立徐州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在全社会广泛弘扬“三种精神”,创新拓展劳模精神宣传弘扬阵地和方式,完成徐州工运(劳模)史馆改造升级,各县(市)区要推进劳模工匠事迹展示馆、劳模工匠主题广场(公园)建设,开展庆祝“五一”系列活动。

建设维权服务更加精准的徐州工会

9.办好职工群众实事项目。持续推进多层次常态化帮扶,确保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全部解困脱困,“惠工保”互助保障新增参保1万人以上,发放互助保障金850万元以上,受益职工7000人次以上。发挥好“求学圆梦”和“励志奖学金”效应,帮助一线职工、农民工学历提升。市、县联动发放“工惠贷”创业贷款1.5亿元,助企不少于300家、稳岗就业不少于5000人。新建“关爱·圆梦”就业实践基地30家,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不少于80场。设立“创业导师工作室”,服务企业不少于20家。组织一线职工、劳模疗(休)养 2000 人。为48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职工互助保险;发挥平台阵地作用,广泛组织职工大舞台、职工文化大讲堂、女职工健康课堂、职工志愿服务等走进基层、走进企业、走进班组。

10.加强工会法律援助服务。扎实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开设“维权课堂”,线上线下服务企业200余家。发挥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用,劳动争议调解案件调解成功率、职工满意率均达85%以上。大型企业和镇(街道)、园区、行业产业协会调解组织实体化建设分别达到80%、60%以上。开展劳动领域风险专项排查化解,突出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

11.巩固提升职工民主管理水平。持续推进职代会、厂务公开等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开展“聚合力、促发展——职工代表提案在行动”活动,召开全市集体协商现场推进会,推动重点产改企业普遍开展薪酬激励机制集体协商,探索推动集体协商向新就业形态领域延伸,联合市劳动关系三方深入开展集体协商质效评估,推动星级示范企业建设,评定三星级企业(行业)50家。

12.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着力推进在徐相关平台企业、头部企业及其关联企业依法普遍建会,分类开展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工会组建专项行动。新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不少于60家,其中县(市)区各组建不少于6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联合工会,主城区组建各不少于3个。积极选树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优质项目。

建设改革创新更加深入的徐州工会

13.推动落实工会改革“十项机制”。着力实施“基础过硬、基层创新”为主题的深化工会改革“双基”行动,完善项目化推进工会改革机制,开展县(市)区总工会重点工作目标评价,增强全市工会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适时召开全市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成果发布会。

14.抓好重点改革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市总工会事业单位改革,推动新成立的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发挥沉到基层促发展、深入一线优服务的积极作用。年内组建市教育、金融等6家产业工会,推动各县(市)区开展“产业链工会联盟”组建行动。

15.打造“徐州工惠”智慧服务“一张网”。推动“徐州工惠”智慧服务平台向县(市)区、直属工会延伸贯通,实现工会干部全员上网上线,扩大会员实名制数据库,力争职工下载使用工会APP达百万人次;全年开展主题鲜明、吸引力强的网上普惠服务不少于40场次。争创省级“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型城市。

建设基层基础更加扎实的徐州工会

16.持续抓好工会干部培训。持续做优工会干部“四铸”培训工程,重点举办“深化工会改革、建设五个徐州”专题培训、“弘扬三种精神、服务产业强市”深化产改研讨培训、新任镇(街道)工会主席示范培训以及工会各类业务提升培训,全年培训不少于4000人次。

17.强化基层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党工指导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下到基层守阵地、身在站点搞服务、走进职工问需求,成为工会各类服务平台阵地管理维护员、工作值守员、信息报送员。健全“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机关干部基层蹲点长效机制。

18.更好发挥代表委员作用。构建工会代表委员推动工会改革“双向直达”工作体系,推动市级工会代表委员线上履职平台实效性运行,试点建立县级工会代表委员线上履职评议机制,落实工会委员提案制、市总工会领导领办重点提案等工作机制。

19.大力推进工会平台阵地建设。完成市工人文化宫后续改造项目,推进徐州工人疗养院二期工程建设,打造一批徐州市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大力推进县(市)区文化宫、职工服务综合体融合建设发展,扎实推进职工服务中心赋能创优建设,推动基层工会各类服务平台阵地用起来、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