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聚合力 勠力同心为民生
|
||
|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 徐报融媒记者 尹思源)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这一年,徐州就业创业持续优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0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8万人,发放各类创业补贴1.18亿元,创业带动就业18.91万人。
这一年,徐州人才建设蹄疾步稳,全年累计招引专门人才5260名、大学生53680名,大学生招引数连续突破4万、5万大关,创历史新高。
这一年,徐州社保服务提质扩面,将2013年以来22.15万名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代缴社保费或发放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金实现“10连调”。
……
时间镌刻前行足印,岁月记录奋斗历程。2021年,全市人社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主责主业,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凝心聚力、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创新有为,多措并举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在就业创业、人才建设、社保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统筹推进民生改善各项工作,撰写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力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持续优化就业创业 筑牢民生之基
走进汉风街道昆仑社区“就业启航站”培训教室,张大姐边听中式面点技能培训班老师教学,边动手实践操作,不一会儿,手中面团就变成了色香味美的花式米糕。培训班结业后,张大姐在社区人社专职服务人员的帮助下,顺利找到了一份在家门口早餐店做面点师的工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头号民心工程。2021年,全市人社部门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用超常举措支持稳岗、帮扶就业、稳定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0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8万人,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2.8万人。
创新打造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直播招聘“三位一体”求职招聘对接平台,全年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544场次,达成求职意向6.35万人次。2021年,市人社局公共就业管理部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开展“直播带岗”招聘活动,通过直播让求职招聘更“新鲜立体”、快捷有效,全年共开展直播带岗活动68期,创作发布85条就业服务原创小视频,真正实现了“零距离”的公共就业服务。
职业技能培训对于促进就业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我市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创新实施以工代训政策,累计开展技能培训49.59万人次,发放补贴资金5.06亿元,形成了“有技能、好就业,高技能、就业好”的良性循环。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就是就业之源。
“偶然的机会看到徐州对大学生创业有很大的补助政策,坚定了我回徐州创业的决心。”王奕衡是中二少年(徐州)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的创办人,毕业两年的他从北京回到徐州开始创业。在面临缺乏资金、没有场地的困境下,市人社局创业工作指导部门悉心指导帮助,从申请营业执照、申请创业补贴到提供办公场所,一系列务实举措让王奕衡的公司稳步成长,带动就业数十人,年营业额已近100万元左右。
为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促进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去年年底,我市出台了《关于全面鼓励全力支持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系统集成创新创业政策,聚焦“科研人员、返乡人员、大学生、农民、妇女、退役军人、城镇失业人员”等七大群体,大力培育充满活力、持续稳定经营的市场主体,力争用5年时间把徐州打造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创业之城。
创业是最积极、最具活力的就业。据统计,我市2021年共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40.34亿元,占全省近40%,连续两年稳居全省第一;发放各类创业补贴1.18亿元,创业培训1.98万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4.75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8.91万人。
持续加大人才建设 构建更具活力的人才格局
人才是一座城市的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动力之源。2021年,全市人社部门坚持培养人才与吸引人才并举,制定政策与落实政策并重,加快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为“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过去的一年,我市突出抓好人才建设,连续提档升级人才政策,市人社局会同市人才办制定《徐州市“555”引才工程实施方案》,在2019年“四个”人才政策的基础上,补贴力度更大、覆盖人群更广、含金量更高。创新出台《关于加快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若干措施》,提出十条含金量高的措施,及时制定补贴奖励申报细则,发布全市急缺职业工种目录,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加速提升人才服务,大学生等人才申请补贴当日秒批、次日领卡、7个工作日公示、最快10个工作日可领到补贴资金,速度全国最快。指导各地建设“一网通办”人才综合服务系统,尽快实现全市覆盖。全年发放彭城英才卡1961张,为6286名大学生发放人才引进补贴资金11376万元。
“徐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工业基础和文化底蕴深厚,是一直向往的城市。”上海交通大学梁珈玮同学这样评价徐州。去年夏天,一群“双一流”高校大学生走进徐州,这些来自上海交大、北京科技大学的大学生们,所学专业和徐工集团的产业需求高度契合,将在徐工集团参加实习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
2021年,全市人社部门聚焦重点领域用人需求,多层面多渠道广揽英才,赴上海交大、郑州大学等重点区域重点高校开展“百企名校行”招才引智活动,全年累计招引专门人才5260名、大学生53680名,大学生招引人数连续突破4万、5万大关,创历史新高。同时持续开展“2021届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实现网上招聘省内高校全覆盖,累计在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重点高校成功设立6家人才工作站。
各类大赛捷报频传,在第九届中国江苏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我市荣获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获奖人数全省第二;在第三届江苏技能大奖中,2人获得“江苏大工匠”,为我市首次获此殊荣,12人获得“江苏工匠”称号,获奖人数创历届新高。全年举办25场“彭城工匠”职业技能系列竞赛,练兵5万人次。3名选手通过国家集训队第一阶段考核,有望代表中国角逐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奖牌。
这样一群活力四射的人才队伍,正在成为推动徐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 兜住民生底线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2021年,全市人社部门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待遇水平稳步提高,民生社会保障网织得更密更牢。
开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扩面三年专项行动,新增参保约8万人,为5.04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2.24亿元。将2013年以来22.15万名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代缴社保费或发放养老金;全市新增征地项目被征地农民全部刚性入保,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此外,还为9800余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32亿元。
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实现“17连调”,全市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2995元/月;城乡居民养老金实现“10连调”,最低基础养老金达到183元/人/月,养老金按时发放率保持100%。
在徐州经开区徐庄镇为民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后的为民服务中心明亮宽敞整洁,各项工作制度和办事流程清晰醒目,窗口工作人员正细致地向吴大妈介绍相关手续办理情况。“现在在一个窗口就可以把几件事办妥,少跑了好几趟,真是方便。”一件事一次办,窗口已然变身为融合计生、民政、社保、行政审批等多种服务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2021年,市人社局深入推进综合柜员制改革和业务“下沉”,在全市各县(市)区全面实施人社综合柜员制改革,方便群众“一窗办”,将“退休人员待遇核定业务、企业退休人员档案、工伤康复业务”等47项市本级业务下沉到各区经办大厅,方便群众“就近办”。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22年,全市人社部门将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勠力同心、真抓实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的工作作风,以扛起新使命的责任担当、谱写新篇章的优异成绩,为“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贡献更多人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