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江苏徐州:乘势而上,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2022-01-28  来源:徐州发布  编辑:崔东宁
2022-01-28  徐州发布




1月26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通报了2021年度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




徐州

荣获设区市综合排名第一等次


邳州市、新沂市、铜山区

荣获县级综合排名第一等次


睢宁县、沛县

荣获县级进位第一等次


获奖单位数量

占全市县(市、涉农区)总数的

70%以上



2021年

徐州是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现良好开局的?

一起来看~


深入推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稳产保供实现新突破——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59.25万亩、总产101.03亿斤,实现“十八连丰”。


全市生猪存栏273.06万头,同比增加3.7%,累计出栏生猪411.35万头,同比增加18.8%。


蔬菜播种面积614万亩,总产2030万吨,产值966亿元,产量和产值稳居全省第一。


新增高标准农田65.3万亩,在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产业融合构筑新优势——

198个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09.26亿元。


睢宁县获批创建第一批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


贾汪区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市休闲旅游收入超过70亿元。


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

全市建立水肥一体化示范点15处,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建成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30个。


全面完成骆马湖禁捕退捕任务,有序推进南四湖核心区和保护区内鱼塘退养,全市完成池塘生态化改造6949亩,完成省定目标任务173.7%。



全域打造




新时代美丽乡村


圆满完成农房改善三年行动任务——

40563户新建改建农房顺利通过省推进办考核验收,累计改善农民住房73040户,超额完成省定7.2万户目标任务。


在省定标准基础上,对部分项目配套建设管道天然气、充电桩等设施,在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上走在苏北前列。


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

新建改造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32座,新增垃圾分类试点镇14个;新建改造农村污水管网130公里。


新增市级特色田园乡村18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1个、省级传统村落11个,累计建成美丽宜居村庄1403个。


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在全省率先出台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新建农村公厕1455座、村内道路1582.54公里、农村道路300公里、农村桥梁82座,更新改造农村供水管网1182公里。



不断提升




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启动实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

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4.1万笔、16.6亿元,资金规模占全省39%、位居全省第一。


持续做大“防贫保”资金池和覆盖面,年度投入财政资金6210万元,覆盖406万农村群众,全市未发生脱贫低收入人口返贫现象。


纵深推进“三乡工程”——

市县两级设立2.12亿元的“三乡工程”专项资金,用于人才激励、贷款贴息、项目奖补等,吸引各类人才下乡返乡10500余人,建成 “三乡工程”创新创业园区124个,带动农民就业创业人数超过12万,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693.9元,增幅11.6%,位居全省第一。


徐州创新实施“三乡工程”经验做法得到省政府分管领导的批示肯定。


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继续创新承包地、积极探索宅基地 “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推动村委会和集体经济组织“政经分开”改革试点,丰县和铜山区获批新一轮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任务。



积极探索
走出乡村善治



乡村善治徐州路径


重抓基层基础——

深化“建村部、强支部”专项行动,大力推动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探索村书记专职化管理,村书记担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占比达95%,累计获评省“百名示范”村党组织书记17名、“千名领先”村党组织书记229名。


创新治理体系——

全面推广“四权”建设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乡贤工作室、公道会、大老执等农村治理力量的作用,县镇村全部建立矛盾调处中心,行政村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群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分别达到98.2%、96.1%。


突出示范引领——

深化推广“马庄经验”,在全国率先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地方标准,丰县大沙河镇宗集村等6个行政村获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创建村。



加快补齐




农村民生短板


农村医疗综合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新建改建镇级卫生院22个,新建村级卫生室150个,新增省级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13家、省级社区医院10家,确认省甲级村卫生室38个,卫生院、建制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升到610元。


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23所,26所学校通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验收、建成率提高到95.6%,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率提高到79.83%,农村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位居苏北最前列。


农村困难群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全市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70元,特困人员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最高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698和1579元,机构养育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2643元和1719元,农村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90元。




新的一年

徐州将乘势而上

努力绘就

乡村振兴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