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两会大家谈】心系百姓冷暖 “苏”写民生答卷
“15类52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40.2万人、占全国近1/9”“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提高4.5%”......今年的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篇幅不长,却饱含着暖暖的为民情怀和炙热的民生温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过去一年,我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一件件惠民实事落地有声。新的一年,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办好12类50件民生实事,对各级党委政府而言,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厚植为民情怀,心系百姓冷暖,努力交出更有温度、更加厚实的民生答卷。
“苏”写民生答卷,当永葆为民初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些年江苏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是8500万江苏人民勠力同心、奋力拼搏、狠抓落实的结果。站在新起点,我们要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从百年党史中感悟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提升“平均数”、重点关注“极少数”,更好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真正让江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苏”写民生答卷,当扛起为民之责。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各级党员干部要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真正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职责,把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重要的民生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各方面事业发展,不断提高“民生七有”的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努力让所有在江苏工作生活的人都能享受高品质生活。
“苏”写民生答卷,当多谋为民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不是取决于我们说了什么,而是脚踏实地干了什么,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着力点,把有限财力尽可能多地投入到民生改善上,把每一件事都办在群众的心坎上,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2022年,是中共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让我们持之以恒答好民生考卷,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用更有温度的发展为全省百姓托举“稳稳的幸福”。(徐魏)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