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冰雪之花”长久绽放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大家共赴冰雪之约的喜悦心情也日渐浓郁。2022年北京冬奥会,无疑是点燃冰雪产业和冰雪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冰雪经济不仅“暖”了百姓生活,还让“冰雪之花”长久绽放。
通过“冷”资源变成“热”产业,实现“白雪换白银”。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如今,不仅是黑龙江乘着冰雪经济东风而上,全国许多地区冰雪经济也呈现出“冷资源”释放“热效应”的势头。《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就明确提出,努力打造1-2家冰雪主题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0个滑雪旅游度假地,力争冬季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2亿,产业总规模达到2500亿。令人振奋的数字后面,一个全球瞩目的冰雪体育市场也在逐渐拓展,“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正在实现。
当前,“大众上冰雪”的热情被全面激发,冰雪运动已不再小众,正在飞入“飞到寻常百姓家”。人民群众对北京冬奥运的期待,让大家参与冰雪运动热情空前高涨。今年元旦假期期间,北京仅陶然亭、紫竹院和玉渊潭的雪场以及颐和园的冰场就接待了近4万游客,各类冰雪活动也把京畿大地“冰雪氛围”装扮的愈加浓厚。冰雪运动覆盖面正在不断扩大,不仅是北方地区“大众上冰雪”,“南展西扩东进”步伐不断加快,神州大地各处都涌动着澎湃的大众冰雪热潮。云南曲靖的冰雪项目公益体验、江苏冰雪场迎来的客流小高峰、宁夏六盘山上千名游客玩冰嬉雪,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冰雪带来的独特乐趣。冰雪运动正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也必将开花结果。
科技力量的介入,正在为中国冰雪运动画出一条成功曲线。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力量的介入,让冬奥比赛更安全、更精确、更好传播的同时,也为热爱冰雪运动的群众带来最体贴的“实惠”。随着冰雪运动设施不断完善,冰雪运动不再局限于冬季低温环境,群众能够随时拥有冰雪体验。各地通过科技手段构建起冰雪运动新场地、新场景、新项目,让冰雪运动贯穿四季,常驻群众身边。南方,滑雪爱好者能在旱雪场感受飞驰的速度;北方,市民可以到人防工程改建的“四季如冬”的真雪场畅玩,在家门口的滑雪模拟机上就能体验滑雪乐趣。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旱雪毯”,不仅打破了滑雪的季节性限制,也让冰雪运动突破了场地限制。在冬奥会中积累的一系列技术成果,必将持续提高我国冰雪产业的整体效能,为冰雪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提供新能量。
2022年,我们因冰雪而荣、因冰雪而幸、因冰雪而美、因冰雪而富。我们将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乘势而上,勇毅笃行,普及冰雪运动,发展冰雪产业,扬冰天雪地之长,念好“山水经”、打好“冰雪牌”、唱响“生态歌”。(仝艳艳)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