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小学生指尖非遗“封侯虎”绣出“年味”
“小乖孩,你别闹,快听听,虎来了,红眼绿鼻子,四个毛蹄子……”1月17日下午,在江苏徐州沛县泗水小学“封侯虎工作坊”里,一群孩子在唱着《封侯虎》童谣,一张张稚嫩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2022年虎年春节临近,作为江苏省文明单位的徐州沛县泗水小学依托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封侯虎”,办起了“封侯虎工作坊”儿童体验中心,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非遗课程带来的成长快乐。
每周的“双减”课堂上,是孩子们最欢欣鼓舞的日子,因为这个时候最能让他们释放自己的个性,他们三五个一组,无须正襟危坐听讲,一把把小小的剪刀,一根根细细的银针,一块块五彩缤纷的布料,一团团色彩斑斓的丝线,可以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展示他们的心灵手巧。封侯虎制作课程给孩子们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刚开始,一些孩子不会用剪刀剪布,不会穿线引线,不会打结,不少孩子用针时还常被针扎到。渐渐地,孩子们不仅能剪布料,而且针脚也缝得密实起来。其次,孩子的色彩搭配能力也提高了。孩子们由最初有什么布用什么布,发展到如今怎么搭配好看就找什么布。孩子们准备把自己亲手做的封侯虎当作虎年的新年礼物。

封侯虎是徐州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也是徐州孩子们最喜爱的布制玩具。将封侯虎这一具有数百年历史的民间传统艺术引入课堂,不仅可以发展孩子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而且培养了孩子热爱家乡、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和品质。学校经过课程资源的整合,让孩子们充分参与课程开发中,吸引更多民俗文化学者也自愿加入师资队伍中,如今封侯虎制作课程已成为学校“双减”课堂中的最爱。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封侯虎工作坊’,结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及地方特色,使封侯虎传统工艺不断发扬光大,持续擦亮‘封侯虎工作坊’特色,成为弘扬汉高祖刘邦家乡文化的课程品牌。”徐州沛县封侯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该校校长张振华说。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