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江苏徐州:铸“红色魂”、订“特色餐”、办“实在事”,激活青少年红色基因

2022-01-17  来源:徐州日报  编辑:孟祥
2022-01-17  徐州日报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徐州通过构建“三式联动”学习体系、打造“三位一体”教育模式、聚焦“三个创新”服务机制,坚持为青少年铸“红色魂”、订“特色餐”、办“实在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构建“三式联动”学习体系,为青少年铸“红色魂”。一是打造“融入式”场景,推动学习教育有互动。依托徐州红色场馆资源,提炼党史故事中的青年元素,编写红色主题剧本,让青少年参与演出,穿越时光感受党史中的英雄故事。二是开设“身边式”课堂,面对面输送党史理论精华。组建涵盖优秀青年理论专家、各行各业青年骨干的党史学习教育青年宣讲团、红领巾讲师团,以互动性的宣讲形式,开展党史宣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把“红色课堂”搬到青少年身边。三是创办“启发式”学讲,手拉手引导青少年认真学。举办20期网上主题团课及党史答题等线上活动,超过750万人次青年热情参与。


打造“三位一体”教育模式,为青少年订“特色餐”。一是实践教育从“点”入手。精心选点、设计了11条青少年党史学习线路,组织开展线路研学138批次,现场覆盖8300人次,让青少年通过实地实物、互动体验、鲜活讲解汲取家乡“红色养分”。二是仪式教育聚焦主线。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清明祭扫英烈活动、五四主题团日活动、六一“红领巾心向党”学习实践活动等共计5.5万场、覆盖青少年153.5万人次,把“节日里的党史课”讲得更加生动、更有“仪式感”。三是团队教育以线带“面”。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共青团“三会两制一课”和少先队“队会队课队日”相结合,设计开发百堂精品“微团队课”,作为团员、队员组织生活的必学内容。

聚焦“三个创新”服务机制,为青少年办“实在事”。一是建章立制,机制创新。通过“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指导”“一月一交流”“一月一走访”等工作机制,动员基层团干部在每月第三周周六开展“集中服务日”,深入基层一线,常态化下沉工作力量、资源、服务。二是突出重点,路径创新。打造11家青年人才驿站,为青年人才提供免费短期住宿、就业信息传递、城市融入、人才交流等服务;开展“新农菁英”政策进基层活动,为农村青年量身打造的“新农菁英贷”金融服务全年累计放款4.8亿元;募集万余个暑期实训实习岗位,吸引6300名大学生来徐实训实习;实施事实孤儿“梦想小屋”改造行动,社会化募集资金900余万,建成“梦想小屋”715间并完成交付。三是拓展平台,技术创新。开发事实孤儿区域化关爱大数据平台,探索构建常态化关爱服务体系;通过青年之家云平台,发布“我为青少年办实事”项目,线上交流互动,解答青年提问,解决青年困难,打通联系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