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江苏徐州:探索农村“以房养老”新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康养选择”

2022-01-15  来源:徐州日报  编辑:孟祥
2022-01-15  徐州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成为新的难点和焦点。为落实学党史、办实事要求,江苏徐州以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探索农村“以房养老”新模式。

邢张氏是徐州沛县敬安镇大韩口村人,今年95岁,由于子女均在县城工作,老人难以得到周到赡养。在得知该情况后,徐州迅速行动,主动协调,积极梳理难点,实时跟踪推进,为邢张氏儿子办理了“宅房康养贷”,以老人居住的农房为抵押发放贷款3.2万元,期限为2年,按月以受托支付方式汇入老人所在护理院,并由财政全额贴息,解决了老人无钱养老、子女无力赡养难题,标志着江苏省首笔农村以房养老类贷款落地。

为落实总书记关于“养老、孝老、敬老”理念国家宅基地改革要求,徐州多部门解放思想、推进创新,在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与农村社会化康养工作结合方面进行了有力探索。

推动制定宅房辅助康养工作方案。抓住国家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县契机,徐州印发《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办法(试行)》,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农村宅房财产权能,推动印发《农村失能老人宅房辅助康养工作试点方案》,通过农宅抵押贷款方式解决老人康养难题。

建立风险缓释机制。以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为指导思想,从保障农民住房财产权益出发,为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推动在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项目资金中单列失能老人宅房辅助康养工作专项资金,协调相关部门签订《宅房康养贷专项基金合作协议》,用于弥补宅基地处置无法覆盖贷款本金可能面临的损失。

精心设计“信贷+保险+财政”产品。开发“宅房康养贷”产品,与“长期护理保险”配合,长期护理险、银行贷款资金按照受托支付的方式按月发放至护理院账户,用于支付失能老人康养费用。贷款利率参照同期LPR,由财政全额贴息。贷款期限最长为2年,采用按月支取,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方式,与宅房处置有效衔接。贷款到期老人子女如无力偿还贷款,又不愿意处置宅房,由政府风险金补偿贷款损失。

提供全流程适老化服务。为改善老年人金融服务体验,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优化服务方式。银行客户经理全程跟踪进度,不动产登记中心、公证处提供上门服务,镇政府协调护理员提供先入住后付费服务,为失能老人顺利得到护理提供便捷服务。

“老有所养”是每位老人的期盼。此笔贷款的发放,有效盘活了老人的闲置住房及宅基地,减轻农村老人及其子女的养老负担,是宅房养老保障改革的一项突破性进展,对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社会化养老服务促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徐州将继续推动政府各部门优化制度设计,创新信贷产品,做实做细金融服务,加强风险评估和管控,共同构建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农村养老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康养选择”。

综合沛县融媒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