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打造全市不锈钢产业基地

2022-01-11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薛鹏
2022-01-11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蒋新会

冬日的泉城大地,寒冷中依然生机勃勃,贾汪全区上下正以更实的举措为交出“贾汪真旺”的满意答卷、谱写“贾汪真旺”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1月8日上午,随着贾汪区委书记薛永、区长韩可、江苏德龙集团副总经理吴文南、中冶东方设计院总经理吴民渊等共同推动启动杆,贾汪区朗诺德不锈钢管材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为贾汪打造350亿产值不锈钢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全市不锈钢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贾汪区推动“产业强区”战略及争当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排头兵”赢得了2022年的开门红。

打造百万吨级

不锈钢产业集群

朗诺德不锈钢管材项目被列入贾汪区招商引资“1号工程”,由国内排名前三的不锈钢企业巨头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和贾汪城旅集团共同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56亿元,规划建设年产40万吨不锈钢毛管和40万吨不锈钢成品管的不锈钢产业项目。当天开工的是一期年产20万吨不锈钢毛管项目,满产达效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40亿元。20万吨不锈钢成品管项目建成后,还将增加销售收入60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产量世界第一、设备工艺国内外领先的不锈钢管材生产企业,有力推动不锈钢主导产业向下游延伸,为贾汪打造350亿产值不锈钢新材料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多方合作为项目推进

保驾护航

朗诺德不锈钢管材项目的如期开工,吹响了2022年贾汪区产业发展新一轮紧张快干的集结号。据该项目的招引方贾汪区江庄镇党委书记王广东介绍,为推动项目落地,贾汪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赴江苏德龙洽谈。项目的落户地和招引方江庄镇的主要负责同志也先后十余次赶赴响水、溧阳、青岛等地,与江苏德龙和中冶东方设计院沟通协商,最长一次多地辗转2000公里,创造了10天完成可研报告和厂房布局图的行业速度。贾汪区区长韩可在开工仪式上要求贾汪全区上下要继续保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干事激情,高质量、快节奏推进项目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无缝对接,通力协作,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持续掀起大干快上的项目建设热潮。目前,江庄镇已驻场办公,现场协调、解决面临的问题,与项目设计方共同努力把项目打造成为竞争力最强、效益最好的精品钢管生产线。江苏德龙集团副总经理吴文南表示,将依托贾汪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公司棒材资源优势,进一步延伸不锈钢产业链,为打造百万吨级不锈钢产业集群和贾汪建设不锈钢产业园起到引领助推作用,为贾汪工业经济三年倍增计划贡献力量。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该区实行区领导每周两晚专题研究重大项目制度,严格落实正科级干部包挂千家企业和一把手每周走访企业制度,跟进式、追踪式解决企业“卡脖子”问题。拿出更多贴合企业需求的政策,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送上门”,最大限度将利好因素向企业倾斜。

打造“百亿产业、千亿贾汪”

2021年以来,贾汪区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旺区、文明兴区”的“四区”并进全面转型战略,围绕“经济强”,重点重抓“产业强区”,扎实推进产业接续替代和培育壮大,把“产业强区”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引擎,强力推进工业经济三年提升行动,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绿色建材两大主导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打造“百亿产业、千亿贾汪”,奋力向“三年700亿、力争800亿,五年过千亿”的目标迈进。2021年初步实现了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工业提速。目前,以徐工基础为龙头的400亿元产值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不断汇聚,以德龙不锈钢为龙头的400亿元产值新材料绿色建材产业蓬勃发展,100亿元产值的吉麦新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链加快形成,100亿元产值的临港加工、物流产业迅速崛起。2021年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8亿元,增长9.5%;规上工业产值400亿元,增长36.1%,工业应税收入480亿元,增长32%。徐轮橡胶、中联水泥等6家企业入选全市工业50强企业名单。全区各大产业平台融合联动、扩容提质、动能强劲。徐州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省级贾汪高新区成功获批并揭牌,徐工智能制造产业园、徐工配套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初具规模,要素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在2021年12月31日召开的贾汪区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贾汪区委书记薛永强调,2022年要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做好现有企业培育壮大,加速培育以吉麦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加快布局临港加工业。盯住招商引资“1号工程”,力争年内招引“1号工程”项目4个,重点推进朗诺德不锈钢管材、国晟异质结光伏等项目加快建设,徐工基础投产达效,力争47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83亿元。重点加快徐轮橡胶、徐工履带等企业技改进度,力争培育百亿产值工业企业1家,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同比增加30%。扎实推动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力争全年数字化转型企业达到200家以上,星级上云企业达到40家。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速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以上,形成更富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为打造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示范区,交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