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
◎徐报融媒记者 柳喜峰 蒋新会
“徐州市最美乡村”“徐州市文明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全国文明村”等几十块金光闪闪的荣誉牌匾,挂满了贾汪区紫庄镇岐山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整面墙。
这是岐山村近年来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最好的见证。
在岐山村村民张春丽看来,自己的村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清澈的玉带河缓缓流动,贯穿东西,岐山屏障东南,山不高灵秀动人,山与水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土地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绿油油的果树满山岗,望不尽的麦浪闪金光,丰收的歌声响四方,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咿儿哟……”说到高兴处,张春丽不由地哼唱起来。
加强党组织建设 夯实发展根基
冬日的冷风中孕育着勃勃生机。
岐山村位于贾汪区紫庄镇西南部,东邻临运村,西邻双楼物流园,南邻京杭大运河,北邻油坊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植、养殖、务工、经商、服装加工、家具、建材等为主。目前,岐山村拥有家具厂、建材厂、生态果园等产业,正在加紧建设中的贾汪区“1号工程”投资50亿元的双泰盛特钢项目,即将为岐山村的发展安插上一双坚强有力的翅膀。
走在岐山村内蜿蜒的水泥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洋溢着幸福安乐的笑脸。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科普馆、村史馆、文体活动广场、儿童乐园、亲水公园、农家书屋、健身广场等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应有尽有。借助这些阵地建设,该村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和文化活动,群众参与度、满意率达到了空前水平。
近年来,岐山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乡村善治模式,惠利于民、创先争优,以“务实、创新、和谐”的岐山精神,推动和谐岐山淳朴民风的形成和兴村富民举措的落实。
该村每月25日利用主题党日和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对“两委”成员和党员进行思想教育,今年以来,共组织党员开展各类活动40余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史学习教育,先后赴马庄、台儿庄、江庄运河支队接受红色教育,观看红色电影、举行升旗仪式及党员冬训等。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新农村大喇叭、理论宣讲、基层协商民主议事等形式,全方位扎实推进党群思想教育。不断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今年新发展党员2名,收到入党申请书20余份。
锚定富民强村目标 抢抓发展机遇
在富民强村上,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全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资本下乡,全力以赴做好临港产业园项目推进工作,通过全面细致的服务,进一步推动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投产。
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上,岐山村以坚实的产业基础、特色种植、丰富的农业资源、宕口资源为依托,紧紧围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乡风好、集体强、农民富”的总体要求,结合公共空间治理,整合资源,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聚焦打造“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
在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岐山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大河道整治力度,玉带河、郑集中沟、铁路中沟等得到有效治理。两年清淤、疏通村内两条主要河道2560米,治理汪塘8个,新建包含山村特色的小微景点38处,硬化道路4800平方米,村内主次干道硬化率达到100%,栽植本地适生树木8000余棵,新植各类绿化苗木2.3万株,村内绿化覆盖率达到70%。
随着河湖水质的变好,岸边有了路灯、绿树、花草、小桥、凉亭等美化。岐山村新建观景亭、廊道、护栏,安装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同时加大对山体公园绿化、亮化、美化、硬化的力度。5组水沟得到有效治理,现已建成幸福家园小广场,绿化、美化正在进一步完善,在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如今,一幅美丽的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 推进乡村文明
岐山村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繁荣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农村文化,着力培育家庭和睦、民风淳朴的文明村风,借助现有阵地资源,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今年以来,岐山村成功举办了我们的村晚、党史学习讲演会、中秋节歌咏晚会等系列文化活动20余场,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300余次,让文明实践活动到村、进户、见人、走心,共同推进乡村文明大提升。
“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都要组织全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推动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的新农村中落地落实,进一步强化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逐步实现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乡风好、集体强、农民富的目标。”岐山村党总支书记杨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