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在人民幸福的大道上当好“赶考生”

2022-01-06  来源:  编辑:李璐
2022-01-06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O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走进2022,一张需要时代考验、人民检验的“考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以什么姿态和成绩考好这份答卷?党员干部要在人民幸福的大道上当好“赶考生”。

以“零”为始备好考。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强调:“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心态不“归零”,状态难“归位”,进入考场就容易骄傲自满、自我高估。新年考卷给出了一系列民生事业的新考题,党员干部要善把自己当“新考生”,始终心怀一种为民办事的作风恐慌、能力恐慌、办法恐慌,多在“俯下身子察、迈开步子看、甩开膀子干”上理思路、出实招、见实效;要开门就奏“实”字曲,掀过既有成果的工作成绩单,打破固步自封的惯性思维,剔除因循守旧的路径依赖,进一步地充分调研、深入分析和精准研判,看看群众新的期盼是什么,进一步获取新思维、理清新方向、把准新目标,进而把年初的民生蓝图绘细、绘实、绘准。

以“民”为向做考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干部作答卷,必须由人民群众做“考官”。须知,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越来越广,对党员干部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党员干部要聚焦“民心”不偏向,盯着“民事”不松步,把为民服务的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把践行为民初心的步子迈得更快一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多一些。尤其基层干部,不能认为处在基层就了解“基层”,和群众离得近就能走进群众心里,关键看你是不是把“情”真正洒向了基层,有没有把“心”真正掏给了群众。要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人民满意上,把人民群众的“急难盼愁”问题刻在自己心坎上,常想群众之所想,多急群众之所急,善解群众之所难,以干部更多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质感更强的“幸福指数”,真正过好“干部作答题、群众来阅卷”这一关。

以“进”为策拿高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迈进新的年轮,不仅迎来了事业的新任务,也面临着人民的新期盼。党员干部要想考出人民满意的“高分卷”,就要前瞻性地认清前进道路上会难免出现的“硬骨头”、“拦路石”,进一步强化“进”的担当,拿出“进”的举措,研究“进”的策略,击碎“硬骨头”,削平“拦路石”。要始终把实现“人民满意”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在熔炉中锻造,在实践中笃行,在攻坚克难中展现才能,在复杂环境中迸发智慧,以坚强的党性、昂扬的斗志、科学的方法,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抵御各种风险、克服各种阻力、解决各种矛盾,攻克各种难题,让人民群众心甘情愿地给党员干部“打高分”。(秦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