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斗争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
1月1日出版的第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讲话指出,要坚定担当责任,不断增强进行伟大斗争的意志和本领。我们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坚韧不拔的斗争史。新的赶考之路上,党员干部要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方向,把握斗争主动权,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筑牢“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理想信念。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党员干部要传承和发扬顽强不息、不惧困难、奋斗不止的斗争精神,从党的斗争实践中汲取信仰力量,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要始终牢记党员这个第一身份、第一职责,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斗争艺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在不断地实践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向新征程,党员干部要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人民立场,深入挖掘斗争艺术的本质,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出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锤炼斗争精神干好工作的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以人民群众的难点、痛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着力解决民生短板问题,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不断加快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练就“风狂雨急立得定”的过硬本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只有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才能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党员干部要坚定发展信心,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找到应对挑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金钥匙”,以学促行、知行合一、担当实干,做到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要主动战斗在基层前线,主动担责担难担险,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接烫手的山芋,多当“热锅上的蚂蚁”,少当“太平官”“佛系干部”,在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危急关口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培养顽强的斗争意志,练就高超的斗争本领,努力以新气象开启新征程。
当前,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党员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锤炼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争取更大光荣。(张蒙蒙)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