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类型化巡回审判”有效解纠纷
开栏的话
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把使命担当扛在肩上,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和上级法院决策部署,努力打造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为更广泛宣传、挖掘全市法院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鲜活经验,强化先进典型示范效应,本报即日起开设“媒体进法院”栏目,努力传递法治好声音、唱响法治主旋律、汇聚法治正能量。
◎徐报融媒记者 谢川 王彬
近日,在新沂市高流镇高流村委会内,一场特殊的巡回审理正在进行。来自新沂市人民法院的肖伟法官和村委会主任以及两名人大代表,积极对纠纷当事人进行调解,希望能调解成功。
2021年,新沂法院深入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把执法办案同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合,创新推出“互联网+类型化巡回审判”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司法需求。
创新方式受到群众点赞
高流镇高流村的这起纠纷源自2018年,当时原、被告签订了《校园智能学生证合作协议》,合同主要约定原告为被告安装校园智能化管理平台,合作期限为5年,并约定了合同解除、违约赔偿等条款。
合同签订后,原告按照约定安装了设备并交付被告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被告方原因,导致该智能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原告多次沟通无果,遂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解除合作协议并由被告赔偿原告损失十余万元。
肖伟是这起案件的承办法官,“这起案件受理后,我们考虑安排进行巡回审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调解,效果还可以。”他进一步介绍说,法院就地开庭化解这起纠纷,起到了提升群众法治观念的作用。
截至目前,旁听、受教育群众累计800余人次,其中代表委员150余人次。110余名网格员参与庭审调解68次,案件化解率达65%。
巡回审判的形式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大家纷纷表示,法院开展巡回审判非常好,给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课,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开展。
网格化巡回审判新模式
据介绍,新沂市法院坚持系统化推进,深入落实徐州中院“八必进”工作法,将巡回审判与“法官进网格”、代表委员进法庭相结合,将142名网格法官深入到1083个综治网格中,着力打造以人民法庭、审务工作站、法治书记工作室为基础服务单元的“网格法治服务圈”,形成了以“服务圈”为牵引,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支撑,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为网点的网格化巡回审判新模式。
坚持常态化实施,构建类型化审判机制。制定《关于推动“互联网+类型化巡回审判”工作的实施意见》,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巡回审判活动。真正把审理过程变成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作水平的过程。
新沂市法院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巡回审判活动,在案例的选择上,选择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典型案例,在村委会或广场上开展巡回审判活动,着力化解群体性纠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新法律法规等。
推动矛盾纠纷就地解决
据统计,2021年以来,新沂市法院先后开展赡养抚养、相邻关系、土地流转案件巡回审判活动50余次,分层次、分批次开展网格员、代表委员业务培训和技能练兵20余次。
该院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数据融合共享,实现线上线下法治宣传一体化,共有万余名网友在线观看。
该院的“互联网+类型化巡回审判”工作荣获徐州市十佳 “谁执法谁普法”创先项目,入选新沂市第二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并被省市主流媒体报道。
新沂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茂峰表示,下一步,该院将发挥互联网+类型化巡回审判工作优势,进一步落实普法责任制,强化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职能作用。“推进巡回效能最大化,在案件选取方面,要突出典型性,以群众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推进巡回范围全域化,对接网格服务点,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突破空间限制,让更多群众能够在不同地点同时参与庭审直播。推进诉源治理融合化,将巡回审判与“代表委员进法庭”活动以及多元解纷、司法改革、司法公开等工作深度融合,推动解纷力量源头集聚、矛盾纠纷就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