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三农”工作 启程乡村振兴
12月25日至26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就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会中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粮食安全事关民生,事关国本,保证粮食安全需要党政同责、共同扛起粮食安全的重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
藏粮于地保障基本。“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自然是毋庸置疑。自去年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发展带来不小的冲击,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当然是广大医护工作者,但同时也要看到,农产品的充足供应是打赢疫情阻击战最坚实的基础和支撑。守护好人民群众的“菜篮子”,是民生之本,也是民生之重。因此,做好“藏粮于地”,必须合理规划用好耕地资源,坚守耕地红线,严防耕地商业化垄断,坚决守住农民手中的铁饭碗,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做好粮食基本保障。
藏粮于技促进增收。农业发展靠政策扶持,更靠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是提升农业发展的动力保障。近年来我国在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夺得农业丰收,都离不开科技的创新、技术的保障。如今现代化、科技化农业已登上农业发展“大舞台”,在农业种植领域占据重要高地。打好种业翻身仗,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落实藏粮于技,完善配套实施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稳定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新品种、新农艺落地生根,让农民学得会、用得上、真管用,打通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
藏粮于人增添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人才,农业人才严重匮乏,仍然是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大掣肘。要更加注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紧紧围绕发展的关键要素,以新型农业建设为引领,激活“人、钱、地”,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民为邦本,谷为民命。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对于粮食安全、农业发展更不能掉以轻心。抓好粮食生产,稳住“三农”基本盘意义重大。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在新征程上再创辉煌!(樊森)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