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打造特色公园 构建山水城市

2021-12-26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薛鹏
2021-12-26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文/徐报融媒记者 吴云 图/徐报融媒记者 周杰

依据徐州市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1年我市生态修复计划完成项目86个,年度总投资72.5亿元。目前,部分工程已经竣工,还有大部分项目进入收尾阶段,一个个“生态疮疤”变绿、变美。记者为大家整理出其中10个特色项目,为您一一呈现。

泉润公园

冬至时节,万木萧瑟,三环西路西侧的泉润公园却是一片生机。这座兼具生态景观、休闲健身、防汛泄洪功能的公园已于12月18日开放。

泉润公园位于泉山区西部,三环西路以西,徐商公路以南。总建设面积约791亩,水体面积360余亩,总投资约1.8991亿元,由采煤塌陷区修复而成。公园共建设了4个主题区域,分别是综合展示区、户外运动区、老年健身区和少儿娱乐区,可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湖边的健身步道由蓝黑两种颜色铺装,美观大气。环湖步道总长度约为5公里,采用细腻的沥青透水颗粒铺设,特别适合跑友锻炼。

桃花源湿地公园

三环西路,故黄河畔,一座静谧的“市”外桃源已经落成;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鹭鸟老树,蒹葭白霜,一篇美丽的冬日童话刚刚写就。

桃花源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98.8公顷,将生态保护与修复作为首要目标,重点突出湿地公园的本质特征,植物配置遵循乡土化和多样性原则,满足野生动物栖息的需要,再现自然生态特征。整个公园划分为综合管理服务区、生态缓冲区和修复保育区,还开辟了一些隐蔽性较强的裸地滩涂和浅水水塘,为鸟类、小型鱼类及甲壳类动物提供理想的栖息地。红灰相间的观鸟塔矗立在水畔,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拖龙山山体生态修复工程

拖龙山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分为拖龙山东、拖龙山西及曹山北3块区域,占地面积约21.4万平方米,是我市宕口修复面积体量最大的土方回填覆绿工程。“灰”色的采石宕口,变成了彩色的生态绿地。

融入海绵城市理念的雨水花园,是拖龙山生态修复工程的最大亮点。施工中因地制宜设置了生物滞留设施、蓄水坑塘,既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又能收集净化山体径流雨水。绿化工程共投资7000多万元,绿化面积大约5万平方米,种植了桂花、朴树、海棠等乔木20多种,灌木18种。

韩山公园

在云龙湖金茂府西侧、韩山东侧,新建成的韩山公园面积约80亩,总投资2000万元。园内山石林立、花草相映、树木繁茂,与云龙湖5A级景区连接形成生态山水构架。多种造型的石头分布各处,“石趣”成为园内一大特色。

建造公园时遵循“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的理念,在现有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稍加修饰。贯彻“一环两轴、两区四带、一心多点”的原则,是一座以文化休闲、山体生态修复为主题特色的文体公园,结合当地人文特色,彰显了徐派园林特色,为市民提供郊野康乐、户外体验、生态教育的设施场所。目前,该项目正在申报“古彭杯”“扬子杯”等奖项。

安然山修复工程

安然山位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庙街道安然村。去年9月开始的生态修复中,首要任务就是削坡减载、回填、修建截排水系统,对存在危险的地方进行人工清坡,消除崩塌和滑坡的隐患,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留了部分原貌和野趣。

目前安然山生态修复土石方工程已经结束,绿化工程即将开始。将种植晚樱、美人梅、垂丝海棠等20多种观赏植物,并利用植生孔技术在石壁上种植爬藤类植物。安然山将变身718亩的郊野公园,并打造红色广场,实现生态文明与历史文化的结合。

九里山生态修复工程

为恢复九里山山体连贯性和景观连通性,打通“龙脉”,我市去年开始对九里山4个宕口进行生态修复,襄王路隧道去年10月通车,今年中山北路、天齐路、平山路3个宕口先后动工。

依据山体原貌和特征,中山北路宕口对山体形态、绿化进行整体恢复,隧道西半幅道路年前有望通车;平山路宕口结合该路段平山寺佛教文化,将隧道顶板设计为漏光形式,种植低矮绿植进行生态修复;天齐路宕口则在洞口采用古城墙设计形式,突出九里山古战场文化历史特色。

辛山山体公园

辛山山体公园位于鼓楼区三环北路以南、九里山东路以北、天齐路以西,总占地面积390亩,今年4月竣工。辛山山体公园是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的樱花公园,一共种了6000多棵、30多种樱花。山上很多景观的设置都是以樱花为主题。2000多平方米的“樱园”白墙黛瓦,与公园的中式园林风格一致,园内建有走廊、假山、瀑布等,栽植的都是较为名贵的樱花品种。知樱亭、赏樱廊、络樱亭、雨蕴春樱、樱之谷……园内随处可见一些中式廊亭,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到樱花之美。两处宕口被一座蜿蜒起伏的钢栈道相连,栈道两侧种满了樱花。

作为一座综合性公园,辛山山体公园内建有1个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儿童游乐场。

五山公园二期

五山公园二期今年9月完工,位于徐州三环东路以东、城东大道以北。站在山顶俯瞰,视觉中心是一座乌紫色的复古亭廊,凉亭6条飞檐上雕刻着一排排栩栩如生的角兽。亭内更是别有洞天,梁柱上画满了以蓝、绿、红为底色的版画,古色古香、韵味十足。五山公园二期又称梅花坞,是我市最大的梅花主题公园,以红梅为主打色彩,间植美人梅等,品种达到200种以上,数量达到3000余株,这在全国都属于中大规模的梅园。

钢结构景观栈桥是五山公园的一大特色。二期这座景观栈桥钢板呈铁锈红色,中间雕刻出镂空的梅花形状,与梅花坞的主题相呼应。

银山宕口修复

银山位于徐州市主城区西南部,隶属铜山区铜山街道。2019年我市开启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首先修复了银山1号和2号宕口。3号、4号和5号宕口修复工程今年年初启动,共投资1500多万元,回填七八十万方土。

修复中通过对边坡和采石场废弃地治理,消除因采矿遗留的地质灾害隐患。每段山坡上方都建节水沟,坡面建排水沟,形成一个灌溉、喷淋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洒水功能。对边坡和废弃地进行植被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种植多种乔木和灌木,乔木有香樟、四季桂等名贵树种,树下还会种植蒲公英和狗尾草,形成景观上的层次感。

卧牛山公园

卧牛山公园总占地面积795亩。公园建设沿山脊线划分为两期:山南为一期生态修复区,建设面积28.5万平方米,2020年4月开工建设,2021年4月已建成;山北为二期文物保护区,建设面积25万平方米,2021年7月开工建设。

卧牛山公园是西北片区的制高点,也是徐州西部的景观门户。这里利用原本山地存在的高差,设计了不同标高的山水园林景观,越往上越有景观,依次是绿地、旱溪、风荷小院和湖区。湖区位于公园最高处,也是卧牛山公园景观的最大亮点。

公园以人工修复+自然恢复的“双复”模式,分为生态修复区、山林保护区、人文休闲区。二期公园项目将与考古发现相结合,联合文化部门,在局部建设具有汉文化特色的景点。待二期建成后,将和一期一起正式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