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破解残疾人『脱贫不解困』难题 擦亮幸福徐州温暖底色

2021-12-2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1-12-2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张雷 刘玉慧

“希望在爱心店铺的带动下,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助残联盟中来,共同为建设和谐美好的幸福家园而合力奋斗。”冬至后的第一天,睢宁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宋之廷在“百镇千店万户”助残联盟项目首批100家爱心店授牌仪式上说。

美好生活,人人共享。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徐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五个徐州”建设总体要求,继“净化家园奔小康”行动后,推出的又一惠残民生工程——“百镇千店万户”助残联盟项目,旨在营造“人人参与”的扶残助残浓郁氛围,让广大残疾人朋友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收获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擦亮徐州这座幸福城市的温暖底色。

星火燎原 彰显助残新风尚

自该项目实施以来,市残联引领社会各界,共同扛起助残责任,积极行动起来,围绕残疾人需求,创新服务模式,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爱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在彭城大地蔓延,残疾人朋友主动融入,助残亮点频繁涌现,彰显着分外浓厚的扶残助残新风尚。

“爱心无大小、创建无先后、行业不设限、服务无尽头”。沛县作为项目实施的先行地区,精准定位残疾人群众“需求点”,坚持“开门办实事”,从残疾人衣食住行抓起,以残疾人需求为出发点,以让更多残疾人得实惠为目标,创新开展“百家公益助残爱心店”创建活动,开创了不用财政投入也能办民生实事的新例。目前,沛县已创建220家“助残爱心店”,累计服务残疾人9000人次以上,直接让利近80万元,让残疾人深切感受到社会关爱和政府关怀。

10月25日,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程凯在徐州“百镇千店万户”助残联盟项目专报上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我市残联为民办实事的创新做法,要求相关部门注意总结推广,把小事办实,把大事办好,把难事办成,让更多残疾人受益。

“我在这个店买东西不仅能省钱,而且店主对我们都非常热心,特别关爱,感觉心里面暖洋洋、热乎乎的。”“现在到超市购物打折,手机贴膜免费,充话费还有残疾人专项套餐。”“我们理发半价,而且还能享受上门服务,各项服务对残疾人非常照顾。”12月21日,记者在徐州经开区金龙湖街道爱心助残街区采访时,残疾人朋友们述说着他们得到的实实在在的民生关怀。

徐州经开区积极响应“百镇千店万户”助残联盟项目号召,创新探索、积极实践,为残疾人设计了“智慧助残”小程序,在辖区金龙湖街道泰隆商业街区和金山桥街道金桥路爱心街区进行试点。

“在爱心助残联盟店,我没花钱就‘买’到了一个手机壳。”在金龙湖街道泰隆商业街区,残疾人吴修元高兴地告诉记者。“吴修元要购买的手机壳价格是15元,他通过扫描我们统一制作的爱心二维码,在购买商品时就可以享受七折优惠政策。同时,我们还制作了价值10元的爱心券,残疾人朋友在享受爱心价优惠的基础上,还能享受到更加实实在在的优惠。”徐州经开区社会事业局民政办主任范长远介绍。

“‘智慧助残’小程序作为‘百镇千店万户’助残联盟项目的又一创新形式,目前正在进行试运行。”市残联副理事长张玉合说,互联网是助残服务的重要支撑,市残联将充分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一步整合全市优质资源,分析残疾人基本需求,评价爱心店铺服务质量,同时,扩大助残服务知晓度,吸引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助残服务,为残疾人、服务组织与管理者提供一个安全、快捷、便利、互通、共融的平台,全力打造集需求发布、信息共享、服务对接、宣传展示、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管理服务平台,持续推动本市助残服务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

“我承诺,残疾人到店吃面一律半价!”近日,得知县残联正在招募“百镇千店万户”助残爱心店铺,睢宁县睢河街道光华社区90后小伙张臣第一个赶来报名。徐州经开区阳光盲人推拿店的老板孙大力也主动找到区民政办说:“我是一名残疾人,没有社会的帮助不会有今天。我强烈要求加入,并承诺残疾人到店按摩可享受优惠。”

“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星星之火点燃希望”。新沂市启动了200家“公益助残联盟爱心店”授牌工作,残疾人不仅可以在这些商家享受到店优惠,还能享受结对上门、爱心快递、残疾人家电下乡等6项服务,当地还为不便出门的残疾人,定期提供理发上门、送货上门、家电维修上门等贴心服务,且免收上门服务费。

鼓楼区残联联合时代影城,挂牌“光明影院”,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优惠票价,还开设无障碍观影厅,配备了专业耳机,在播放电影同声的基础上,对没有对白的片断,通过耳机传出环境、场景、角色心理等内容的讲解,帮助盲人“看”电影。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市特教学校130名盲童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观看”了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长津湖》。一些同学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第一次“看”电影。

项目实施以来,云龙区、泉山区积极开展微心愿、微改造“两微”行动,倾心关注残疾人群众日常小事和生活琐事;贾汪区已创建的5条爱心助残街区,覆盖了城市商业体、农村集市、文明社区、知名景区;邳州市在城区较为集中的3条街道创建爱心助残街区,使残疾人花最少的时间享受“一站式”服务;丰县爱心店铺开辟绿色通道,并完善无障碍设施……

集群出击 激活助残新动能

“在‘百镇千店万户’助残联盟项目中,我们打破了‘自己搭台自己唱戏’的惯性思维,从‘单打独斗’转向‘集群出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强大助残合力,深入破解残疾人群众‘脱贫不解困’难题。”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陈冠华坚定地说,助残工作绝不能走过场,也不宜“炒剩饭”。

作为徐州市残联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之一,市残联还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招募爱心商铺,按照“具有营业执照和正规门店,从事食品和餐饮行业的商户,同时具有卫生安全许可证,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准入标准,引导超市、医药零售、农资、手机维修店、日用品店、餐馆、发廊、文印社、西点店等加入,为持证残疾人提供包括“到店优惠、结对上门、心愿单、家政服务”等多项特色服务。

据介绍,该项目计划在每个镇(街道)至少吸纳10个爱心店铺,每个爱心店铺至少服务10户残疾人家庭,各县(市、区)至少打造2个爱心店铺较为密集的爱心街区或社区,在残疾人生活半径1000米范围内,提供衣食住行等一系列助残优惠服务。

12月21日,记者走进徐州移动昆仑大道营业厅,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志愿服务站点,南侧设置了一个休息区,北侧放置着轮椅、拐杖和助走设备。身披红色绶带的工作人员站在服务台后,正在为前来咨询业务的残疾人张伟解疑答惑。“不仅享受了残疾人专属的移动‘爱心卡’套餐,还办理了非常优惠的室内监控业务,真是太实惠了,给我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办理完业务的张伟开心地说。

加盟助残联盟的,不仅有中、小型商铺,还有大型连锁超市和国有企业。市残联联合徐州电信、徐州移动公司,推出残疾人专属“爱心卡”套餐,优惠幅度达50%。徐州移动市场部副经理胡琳英告诉记者:“通过加盟‘百镇千店万户’项目,我们希望给予残疾人朋友最暖心最贴心的服务,让他们能够充分享受到移动信息服务带来的精彩生活,这也是我们作为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徐州移动在全市230多个自办营业厅还设置了残疾人专属服务。“我们致力于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区和残疾人家中。”胡琳英说,各营业厅与区县残联或社区结对,不定期进入社区、残疾人就业基地,为残疾人提供套餐办理、5G手机上门、网络义诊、手机检测、光猫机顶盒清洗等爱心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他们专门开通了绿色通道,开展上门服务。

徐州移动营业厅的实践是市残联开展“百镇千店万户”助残联盟项目的一个缩影。在该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市残联牢固树立“优惠就是助残,省钱就是增收”的理念,着眼新时代残疾人事业新特点和残疾人群众思想动向、利益诉求等新动态,最大限度地满足新形势下残疾人“急难愁盼”新诉求,让广大残疾人朋友充分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深切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

走向全纳 开拓助残新境界

“如今,处处都能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对我们残疾人的尊重、照顾与理解。”王琦是一位视觉障碍者,从项目实施以来,享受到了一系列优惠服务。她告诉记者,“百镇千店万户”助残联盟项目是一项真正的惠民工程。

“百镇千店万户”助残联盟项目的实施,不仅为残疾人谋求了民生福祉,更营造出了“平等、参与、共享”的新时代主题,紧密呼应了“走向全纳”的残疾人发展新理念,爱心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90后小伙儿、年逾古稀的老人、成功的企业家、初入商海的创业者……报名者纷沓而来,他们在报名时都纷纷表达了共同的心愿:帮助残疾人朋友,我乐意,我自豪!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近3000家爱心商户加入助残联盟,450余户主城区困难重度残疾人享受到“家园净化”服务,各地打造爱心街区(社区)30余个。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上下功夫,在“两在两同”建新功上有作为,各地还广泛征集困难残疾人群众“星心愿”,通过制定心愿清单,由残疾人家庭点单,残联或爱心商户、爱心企业党支部成立“党建助残联盟”,签署《助残联盟项目承诺书》,发放《爱心店铺服务日志》,携手点亮残疾人群众“小心愿”,架起店铺和残疾人之间的供需“桥梁”,最大限度地帮助残疾人朋友解难题、得实惠。

无数份爱心聚沙成塔,就能够为残疾人朋友营造出一个和谐、友爱、温馨的家园,为社会增添许多欢乐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