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用心办好每一起案件

2021-12-20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1-12-20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谢川

扫黑除恶,他办出法律监督的集大成之作;薪火相传,他用过硬的业务素质助力团队成长;司法为民,他秉承公正情怀守护百姓平安……他就是刚刚获得江苏“最美法治人物”称号的饶本东。

饶本东,中共党员,1982年12月出生,大学文化,法律硕士,2005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徐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

2004年电视剧《国家公诉》播出,剧中检察长叶子菁刚正不阿、不畏强权、追求真相的形象深深影响了正在攻读法律专业的大学生饶本东。2005年大学毕业时,饶本东报考了徐州市人民检察院,立志要成为叶子菁那样的检察官。

怀揣着“行侠仗义”的梦,饶本东坚持不畏谜云疑案、不惧权威质疑、不怕舆情压力的“三不”原则,以赤诚践行检察使命,用行动捍卫公平正义,在平凡中传递法治温度。他先后被评为全国首届平安英雄、全国优秀公诉人、江苏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

扫黑除恶 办成“法律监督的集大成之作”

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推开。饶本东和同事们便义无反顾地冲在扫黑除恶最前线。

在办理一起抗诉案件时,饶本东发现,孟某等人在微山湖上非法采砂、寻衅滋事、妨害公务,涉案19起。然而,这些案件在办理中却被化整为零,分案消化。在调阅相关的19件案件卷宗后,饶本东认为这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个黑社会性质组织,随后他和同事赴微山湖开展实地调查。

渔民几十亩的鱼塘,被迫以低价出售给孟某团伙,违约金却高达60万元。类似情况有好几户,极其不合理的价格引起饶本东的高度关注。

在向被害渔民取证时,渔民们一开始义愤填膺,痛诉黑恶分子的罪行,却因为害怕打击报复而不敢在笔录纸上签名,甚至把之前所说的大段记录都给划掉了……黑恶分子肆无忌惮,无辜百姓敢怒不敢言,甚至怀疑司法公正,这更坚定了办案检察官除恶务尽的决心。为了争取一位曾遭暴力殴打的老渔民的证言,饶本东先后五次上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经过艰苦调查,饶本东和同事们取得了相关报警记录、伤情鉴定、被害群众证言等“铁证”。最终,该涉黑组织共有30人被提起公诉,5名“保护伞”被绳之以法。这起案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扫黑办领导认为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集大成之作”,办案经验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广。

从事检察工作以来,饶本东参与办理各类刑事案件500余件,其中涉黑大案6件,800多名涉案人员受到法律制裁。

司法为民 秉持公正情怀守护百姓平安

面对犯罪分子,饶本东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对待普通百姓,他却细心温暖、满腔深情。

三年前,饶本东接到一起丰县检察院移送的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蒋某因杀害妻子,被抓获归案。“我们在看守所对蒋某进行提审的时候,蒋某对于案发当天早上他和妻子发生什么样的争执,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饶本东介绍,“我们前后对他进行了三次提审。在第三次提审的时候,蒋某因为精神病发作,突然趴在桌子上。”

在提审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让饶本东认识到蒋某的精神状况可能与之前认定的行为能力有所差异。于是,他建议公安机关重新对蒋某的精神疾病进行鉴定。最终鉴定结果认为,蒋某作案时处于发病期,没有刑事责任能力。于是,饶本东又对他启动了强制医疗程序。

案件虽画上了句号,但饶本东并没有就此停步。他惦记着被害人幼小的孩子谁来照顾。

看到蒋某的父母年迈多病,又没有经济能力,饶本东积极协调丰县民政部门为蒋某家人申请了低保。后来,他又根据孩子的情况,帮助申请了事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孩子未来成长过程中的生活费用有了一定保障。

面对冷冰冰的法律,饶本东尽自己所能帮助蒋某一家,让这个破碎的家庭感受到了温暖。

薪火相传 “会走路的刑法典”助团队成长

“对我们检察官来说,案件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多年来,饶本东始终对检察事业怀着敬畏与热爱。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厚厚的一沓笔记本,里面不仅记录了他办理的所有案件,还有他积累的办案经验和心得。

2012年,检察业务突出的饶本东作为种子选手出征江苏省“十佳公诉人”大赛。他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闯入决赛。接着,他以全省第2名的好成绩进入全国十佳公诉人暨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活动,最终从全国1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以第11名的成绩获评“全国优秀公诉人”。

经过这次大赛,他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同事们笑称他是“会走路的刑法典”。“我们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问他,准没错。”这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

饶本东工作中的那股钻劲,更让同事们印象深刻。同事高静回忆说:“有一次,大家一起办专案,吃住都在办案点上,经常加班到深夜。我们回去休息了,他还在思考。有了一个解决方案,他就会特别兴奋,赶紧写成小纸条,塞进同事房间的门缝处。他是怕影响大家休息,又想让我们早早地拿到解决方案。”

16年间,饶本东恪守法治原则,践行公平正义使命,如一束光,守护着百姓的平安,也照亮和引领着身边检察干警的前行之路。近日,获得江苏“最美法治人物”荣誉称号时,他说:“我将继续用心办好每一起案件,让公平正义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