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最大优势 激发最大动能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季芳)为弘扬企业家精神,厚植产业发展沃土,激励广大企业家聚焦实业、矢志创新,12月18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首届企业家大会,200余位企业家共聚一堂,共话发展、共谋未来。
企业家和企业是经开区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最好资源,也是经开区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最强动能。作为我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徐州经开区综合实力已跃居全国230家国家级经开区第24位、全省119家经开区第5位,成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
目前,徐州经开区已集聚各类企业5000余家,初步构建了以工程机械与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集成电路与ICT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今年,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应税销售收入预计将双双突破2000亿元大关,各类企业对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的贡献度将进一步提升。
徐工集团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聚力实施“珠峰登顶”战略,徐工重型问鼎世界起重机制造商榜首,集团提前实现挺进全球前三的战略目标;协鑫集团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以大气魄推进徐州产业基地转型升级,中能颗粒硅成功获得全国首张国际碳足迹认证证书,鑫华电子级多晶硅、鑫晶半导体大硅片打破国际垄断,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
大会上,徐州经开区对“2021徐州经开区综合实力十强企业”“2021徐州经开区‘专精特新’十强企业”进行了表彰奖励。徐工有限、协鑫集团、恩华药业、徐矿能源、万邦生化、天宝电子、诚意集团、中润光能、宗申车业等被评为综合实力十强;徐工传动、浩通新材料、徐工汉云、鑫华半导体、华恒机器人、海伦哲、景安重工、威拉里、创导空调、瑞马智能等一批龙头企业等被评为“‘专精特新’十强”。
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产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企业,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家。大会上,徐州经开区发布了关于促进经济发展的五方面重大改革创新举措。主要包括企业培大育强五条、“四上”企业培育六条、增资扩股和技术改造八条、金龙湖英才计划九条、创新驱动及智能化转型十条。五方面38条惠企政策,意在通过整合集聚资本、平台、空间等各类资源要素,综合采取财政奖补、基金引导、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大项目、高科技项目、高税收项目加速落地,努力为企业发展、人才创业提供丰沃的成长土壤;通过真金白银的政策供给,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形成企业发展红利。
此次大会上,徐工有限董事长王民、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徐州医科大学校长郑骏年、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天通高新集团董事长潘建清,以及苏子孟、彭苏萍、龚兆龙、叶甜春、赵超等被聘为徐州经开区产业顾问。江苏省区域发展研究会会长、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张颢瀚、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被聘为徐州经开区经济顾问。
徐州经开区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把企业发展需求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第一标尺”, 强化“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的服务理念,把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更精准作为工作常态,优化流程、容缺受理、并联推进、全程代办,使企业的舒适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不断增强助力企业赋能发展的服务能力。落实落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培厚企业发展的丰沃土壤,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与区内企业和广大企业家携手奋进、共赢未来,共同谱写经开区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