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服务 全心全意相助
◎徐报融媒记者 吴悠
“青年人才驿站住得舒心,环境也好,解决了我们来徐求职的一个大问题。” 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高同学日前成功应聘上徐州维维集团,谈起入住泉山青年驿站的感受,他兴奋地说,“住在驿站的7天时间里,感受到了徐州人的热情友好和周到体贴,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近年来,泉山区聚众智、汇众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强区”两大战略,以“555”引才工程为抓手,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让更多人才选择泉山、留在泉山。其中,泉山团区委把打造青年人才驿站工作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围绕打造“有体温的青春共同体”这一原则,采用“4up”工作法,通过融合高校、园区、驿站、商圈等资源,为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融得入提供有力支撑。
拎包即住 生活幸福感up
“我在‘青春徐州’微信公众号上申请了泉山青年人才驿站,当天就收到了申请成功的短信通知。”来泉的青年创客小陈告诉记者,团委的工作人员还第一时间电话告知他入住时的注意事项和需要携带的材料,非常贴心。
作为徐州首家落地的青年人才驿站,泉山区青年人才驿站自今年8月揭牌以来,为初来徐州的青年学子提供了免费的落脚处,外地的学子们通过手机申请,即可享受到7至14天的免费住宿。
据了解,为了更好服务来徐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泉山区在2019年9月就打造了青年人才公寓,公寓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拥有近800个房间,是淮海经济区体量最大、功能最全的人才公寓。
公寓中智能化洗衣烘干、门禁卡出入、快递代收发、24小时管家服务,都尽可能考虑到年轻人的入住需求。公寓周边淮海科技城、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徐州2.5产业园环绕,创新创业资源丰富。青年人才驿站依托青年人才公寓而建,目前已为100多位青年人才送上了作为青年友好之城的“大大拥抱”。
信息汇聚 面试成功率up
为了让入住青年人才驿站的青年们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抢占信息高地,快人一步了解更多的创业就业信息,泉山区以驿站为坐标,建立了“共青团—机关—企业—驿站”四级互动矩阵,从信息发布、面试培训、就业咨询等方面为青年提供了求职全程服务。
工作中,泉山团区委积极走访联系优质企业,通过座谈交流,明晰青年人才及企业需求,实现精准双向引才,为就业岗位供给的多样化和稳定性提供有力保障。联合泉山区人社局在驿站定期开设就业咨询岗,有就业创业意向的青年足不出户就可咨询。
基于驿站年轻化、高学历的住客特征,泉山团区委还定期开展精准就业招聘会,把“就业快车”开进人才驿站,前后共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并与泉山青年商会联合,邀请知名企业作为就业导师定期到驿站开展求职面试培训,为青年求职者们提供专业的面试技巧辅导,该项活动也受到青年住客们的热烈欢迎。
赋能添力 创新创业力up
与此同时,泉山积极探索“团组织+社会资源+平台+项目”模式,为创业青年量身打造创业扶持项目。在淮海科技城企业服务中心设立“青企+”服务窗口,提供法律服务、知识产权、财税规划、能力提升等“7+1”服务项目,今年以来已帮助企业获批苏科贷共计1660余万元。
打造“离岸孵化”模式,以空间为入口,形成“选种+投资+孵化+服务”的品牌化管理模式,即针对青年创业人才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挑选项目、投资项目和产业孵化以及后期服务保障;聘用10位创新创业导师为“青春圆梦人”,供青年依据导师擅长领域进行请教,让暖心服务陪伴创新创业人才成长。
“泉”心“泉”意 城市融入度up
走进驿站,1000平方米的“青年之家”和“青春会客厅”成为入住青年们学习、交流、娱乐的主要阵地。在这里常态化开展的“追忆红色传统 发扬革命精神”“走进青年人才 畅谈创新创业”“绘时代答卷 抒胸中疑虑”“破解青春困惑 指明前行方向”等“青春泉山”系列体验活动,受到了驿站入住青年们的积极参与和一致好评。
为丰富在泉工作青年的业余生活,提供广阔交流平台,泉山区团区委还积极举办“予你浪漫、甜上心头”七夕云相亲、“爱在泉山 缘来是你”线下联谊和住户见面会等活动,并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致敬革命先烈”免费爱国主题观影活动,厚植青年人才红色基因。
“用心用情服务,全心全意相助,往往可以让每个来此的年轻人对这座城市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并最终选择‘扎根’下来。” 泉山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7天的时间也许不足以让青年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但足以让他们对手上的那张城市地图有了初步了解,足以让他们从进入徐州那天起就感受到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