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践行『两在两同』需要『戒四气』

2021-12-15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1-12-15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秦继成

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以实干赢得群众真心拥护,汇聚推动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投身“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要的是真枪实弹的一线实践,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要的是货真价实的工作成效。党员干部要在“两在两同”实践中立好标杆、放好样子,就应该剔除那种“下不到基层”“走不进群众”“办不成实事”的现象,真正做到戒“官气”、戒“娇气”、戒“虚气”、戒“躁气”。

一曰戒“官气”。“官气”者,“家长作风”也。具体地说,就是面对基层单位和部属、群众,总是显出一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样子。有的干部作出决策习惯于“我的地盘我做主”,不听他人讲,善搞“一言堂”;有的干部部署工作喜好“我讲你听,我令你行”,目中无人,盛气凌人;有的干部承办事项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眼中无群众,办事要“回报”。如此炫耀“官气”,实为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部属,不仅无官德和党性可言,也丢掉了“威信”和“人气”。须知,“官”为“民”而立,没有人民群众的信赖、认可和拥戴,所设的官职和官位也就毫无价值。只有把“官”做到了群众的心里面,才是党员干部的应有遵循。作为党员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要清楚“领导就是服务”的责任,明白“有为才能有位”的道理,要自觉戒除“官气”,立好“德行”,不做“官本位”的俘虏兵,老老实实修造好自己的人品、官德和党性,用自己的“真本事”让基层和部属心服口服,拿自己的“真行动”让人民群众拍手称道,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在为党分忧、为民造福上,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来。

二曰戒“骄气”。骄气是一个人骄傲自满、放纵自恣的精神状态,更是一种不良的工作作风。古人云:“率多骄傲,不通古今。”人一旦滋生“骄气”,就容易固步自封,习惯于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注重发展和提高自己,渐渐使自己的“优势”变为“劣势”,导致工作多年仍无建树;就容易抱残守缺,习惯于“穿旧鞋走新路”,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最终成为社会的淘汰之人;就容易盛气凌人,“自我设计”,长此下去而成为孤家寡人,给工作带来被动。“骄气”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挡风墙”“堵路石”,只有摒弃“骄气”,才能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防止陷入骄傲自大、自命不凡的怪圈;才能懂得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开拓进取;才能懂得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够顶住各种诱惑,不为烦恼所左右,从而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面对未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追逐人生和事业的巅峰。党员干部是为党而工作、为民服务的,只有认清“骄气”之害、摈弃“骄气”之举,才能自觉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善于跟人民群众交朋友,躬身践行“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才能主动向群众拜师求艺,到人民群众中去寻找和汲取丰厚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开阔视野,完善自我,更好地推动工作、服务群众。

三曰戒“虚气”。“虚”者,不“实”也。党员干部工作中戒虚气,就是不空谈、不虚夸,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实事求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灵魂,体现在工作作风上就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说到底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做到深入基层察实情、不图虚名说实话、心系群众办实事。时下,有些人把喊得高、吹得大简单看成是有胆识、有魄力,少数人还自以为是地效仿。比如,有的做工作只是为了应付和讨好领导和上级,干工作善用喊口号体现落实指示坚决,用大场面体现开展工作扎实,汇报工作常把准备做的说成是已经做的,把一项工作好说成是全面建设优;也有的把“胆气”用在一些偏招、怪招、滥招上,不作调查乱拍胸脯,不征求民意乱定措施,无视法纪胡乱作为;还有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把自己敢于和善于弄虚作假而不会脸红看成是胆气个性、魄力十足,等等。当然,在不少领导干部身上表现出来的另一种“胆气”,也是很值得称道和践行的。比如,有的为了维护党性原则,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勇于把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不怕被误解、不怕遭连累,不怕“穿小鞋”,敢于否定过时的经验和框框,在尊重科学、坚持真理的前提下大胆决策和处理问题;有的新官上任,面对沿袭下来的“领导一来就过年”“适逢受检就找人”等不良习惯敢于说不,及时更改规矩,重树良好形象,等等。如此敢于冲出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的怪圈,坚持说真话、报实情、干实事,旗帜鲜明地抵制形式主义,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胆气。

四曰戒“躁气”。心浮气躁,乃工作保质增效之大敌。凡事都有一定的过程和标准,倘若做事躁气十足,很容易敷衍了事,偷工减料。尤其面对基层群众的诉求和期待,无论大小,都是牵扯百姓利益,而且涉及面较广、连续性较强的慰心工程。能否克服急躁情绪,避免急于求成,直接关系到服务基层群众的质量和成效,关系到党员干部的形象和威信。从这方面讲,在每一件工作、任务和具体事面前,党员干部都应该沉住气、静下心,扎扎实实把事情办好,让上级领导放心,让广大群众满意。尤其作为领导机关,无论是职能部门和普通职员,都需要防止和克服“推”“拖”“庸”的思想,牢固树立稳扎稳打的作风,遇到重点、难点问题,不回避,不推托,始终保持工作的韧性,克服浮躁情绪和短视行为,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干好;都需要树立勤奋实干之风,善于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风格,保持“老黄牛”和“螺丝钉”精神,真正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把本职工作履行好。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不仅是为民办实事、办成事的基础工程,也是一个有效办法。所以,要常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做一做,不做点水的一蜻蜓,不做轻吹的一阵风,要切实静下心来倾听呼声,征集民意,为更准确、更快捷、更有效地解决民众之难、之忧、之急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泉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四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