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厚植乡土人才“金种子”

2021-12-11  来源:  编辑:崔东宁
2021-12-11  

近日,江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重点培育五类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人才为先。全面加快乡村振兴、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人才振兴是迫切需要。应高度重视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拓宽来源渠道、强化培养力度、做好激励引导,厚植乡土人才“金种子”,激发创造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不拘一格“识才”,把人才“找”出来。人才匮乏,一直是影响和制约乡村发展的一大瓶颈。农村如果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应牢固树立“有用即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人才理念,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把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应充分把“潜藏”的“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和能工巧匠等乡土人才挖掘出来,同时建立乡土人才动态管理数据库,分类选拔,分档管理,对综合素质好、专业能力强、有培养潜力的优秀人才,持续加大培育力度,打造一支强大的乡土人才队伍。

多管齐下“育才”,让人才“活”起来。只有让乡土人才“活”起来,农村的经济才能“火”起来。应坚持因需施教、因人施教,加大对乡村产业、特色乡土、乡村治理、乡村公共服务、农业农村科技等五类乡村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创业、能带动的复合型人才。应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升计划,运用远程教育、“农民夜校”等平台实施差异化、订单式培训,对创业致富带头人进行集中培训,全面提升乡土人才能力,增强乡土人才引领发展的优势,引导优秀乡土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应建立乡土人才激励机制,对贡献较大的乡土人才实行重奖,充分调动乡土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优环境“爱才”,使人才“留”下来。良禽择木而栖。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应释放灵活务实的政策红利,研究制定生产经营型乡土人才扶持政策,在项目申报、信贷支持、土地利用、税费优惠等方面予以倾斜,让乡土人才留得“省心”。应加大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搭建创业平台,优化创业服务,妥善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办好人才服务“关键小事”让乡土人才留得“放心”。应定期从乡土人才中挖掘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宣传推介创业事迹,进一步增强其荣誉感和成就感,激发干事创业“源动力”,让乡土人才留得“安心”。(张蒙蒙)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