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向、同享、同心!徐州携手淮北 共建美好蓝图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为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1 年工作安排》有关部署,扎实推进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期限为2021年至2030年,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发展水平、合作基础等因素,帮扶城市包括上海市3个区、江苏省3个市、浙江省2个市,受帮扶城市包括安徽省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共8个市。
上海市闵行区——安徽省淮南市
上海市松江区——安徽省六安市
上海市奉贤区——安徽省亳州市
江苏省南京市——安徽省滁州市
江苏省苏州市——安徽省阜阳市
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淮北市
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宿州市
浙江省宁波市——安徽省蚌埠市
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探索创新飞地、园中园等模式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等机制,鼓励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率先布局,积极推进产业转移与承接。
搭建资本与项目对接平台,按照市场化机制探索设立专项基金,梳理重大项目清单,推动项目和资本高效对接。
加强农业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建设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共同开拓优势旅游资源,联合开发跨省市旅游路线和新产品。
提升民生共享水平,推动优质教育、医疗、康养等资源共建共享。
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和高技能人才共享平台,共同培训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关于徐州与淮北
这些渊源,不得不说
淮北很近。淮北市的“飞地”杜集区段园镇,到云龙湖景区6公里、到徐州地铁1号线路窝站仅有4公里。
淮北很近。作为近邻,淮北与徐州地缘相连、人缘相亲、文缘相通、业缘相融。
10月15日,淮北市党政代表团来徐考察——这是今年以来,该市党政代表团第二次来到徐州。
前不久,两市均召开了市党代会,擘画了未来发展蓝图,特别是对深化区域协同发展都定下了“小目标”。
从2018年
首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举办以来,
徐州与淮北,
在协同发展的道路上,
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在徐州市党代会后,淮北市党政代表团第一时间来徐考察。
谈到淮北,原徐州市委书记庄兆林说,淮北是安徽的工业重镇、能源基地、新兴城市,也是徐州友谊深厚的好兄弟、关系紧密的好伙伴。
“这次就是走亲戚来的。”淮北市委书记张永用“走亲戚”,表明了此次考察的来意。
就在今年2月,张永在履新淮北市委书记后,首次率党政代表团来徐考察。
在那次座谈会上,张永表示,希望与徐州在发展共谋、蓝图共绘、交通共联、园区共建、环境共保、民生共享、交通共推、项目共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接联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融合发展。
作为兄弟城市,徐州和淮北,都曾为“煤城”,同样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
从产业发展轨迹看,两市的转型发展之路不尽相同。
近年来,徐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视察徐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推动徐州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再看淮北,淮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发展转轨、城市转向、动力转换和共建共享“四转一享”,真正实现了从“煤城”到“美城”的蝶变。
地处皖北的淮北,正在加速融入徐州都市圈。
从产业协作协同、园区合作共建、交通互联互通到生态环保联防联动、社会事业融合发展等诸多领域加强合作。
今年5月,徐州与淮北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市合作驶入了快车道。
如今,从淮北到徐州共有10条通道连接徐州。
今年2月份,南起淮北东外环北至萧徐快速通道交会的淮徐快速通道已经开工建设。该项目全长9.651km,通车后,从淮北东外环与北外环的连接处出发,未来可直达徐州市区。
在高速公路方面,徐淮两地有连霍、合徐相连。在此基础上,徐淮两地积极推进淮北至徐州观音机场高速公路的互联互通,目前该项目已列入淮北市“十四五”发展规划。
此次来徐,淮北市党政代表团重点考察了产业发展、创新平台打造,进一步增添了两市深化协同发展的信心。
其中,淮北段园便是融入徐州的“试验田”。
段园有着良好的机械加工、精密制造的良好产业基础优势,是淮北承接徐州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制造等外溢性较强的产业转移地。
据统计,段园镇现有企业70余家,年产值达3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徐州产业转移企业约占40%。今年以来,新入驻5家招商引资企业中徐州企业就占3家。
徐州与淮北,携手同行,在协同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徐州与淮北迎来了新一轮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
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五个徐州”,这一美好蓝图,让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无比振奋。
报告以单独章节提到了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报告提出,启动编制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规划,高水平推进徐州都市圈建设,全力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而在淮北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同样以单独章节部署“深化淮徐战略合作”:
“加快融入徐州都市圈,深入落实淮徐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引入总部经济、研发机构,围绕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联合组建特色产业联盟,增强产业配套协作能力,放大优势产业集聚效应,打造苏皖毗邻地区强劲增长极。”
融合发展,融于现在,更在未来。
徐州🧡淮北
携手共建美好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