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启航』助力富民增收
◎徐报融媒记者 宋新 见习记者 陈茜 段昱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云龙区人社局融合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聚焦重点群体就业,以实施“就业启航行动计划”为抓手,精准打造“政策帮扶精准、技能提升高效、职介服务智能、创业导师引领、创业联盟助力、标兵典型示范”人社服务体系,多点发力稳就业、保民生、促增收。
聚焦技能提升功能
不断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渠道
在汉风街道昆仑社区“就业启航站”的培训教室里,学员张大姐在中式面点技能培训班上听得津津有味,不一会儿,手里的面团就变成了一块块色香味美的花式米糕。
“以往的面点培训都是听老师讲课、看老师示范、自己记笔记,没有机会现场尝试,总是感觉学起来很慢,也掌握不到位。现在好了,老师在课堂上带着我们互动,可以边听理论边练习,遇到问题当场就能解答,像包子、花卷这种简单的面点一学就会,稍微复杂一点的米糕多练几次也掌握了,增加了我们就业致富的信心。”培训班结业后,张大姐在社区人社专职服务人员的帮助下,顺利找到了一份在家门口早餐店做面点师的工作。
云龙区人社局创新就业技能培训模式,由“灌输式”转变成“互动式”培训,由“传统授课式”转变为“实践体验式”教学,由“结业即结束”转变成“结业再跟进”服务模式,增强培训质效,提升就业竞争力,关注学员培训后就业动向,为其提供就业指导、就业见习、就业援助、职业介绍等贯穿职业发展全过程的就业服务。全年新增就业1万余人,开展免费再就业培训1000余人,就业率90%以上。
同时,针对部分劳动者技能提升需求,云龙区人社局率先在社区开设中级技能培训班,发挥技能培训的强就业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社会发展比较快,年轻时学习的电工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很多企业的需要了,感谢政府举办的技能提升培训,让我有机会再深造学习,增长技能本领,更好地适应岗位,敢于挑战更高的就业平台。”刚参加完中级电工技能培训的刘师傅对“升级版”培训非常满意。
聚焦精准招聘功能
不断发挥线上线下联动优势
受疫情影响,线下招聘会受到约束,空中“云招聘”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云龙区人社局广泛征集辖区内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摸清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需求,运用江苏省智慧就业云平台大数据智能匹配,开展精准化网络招聘服务,提高供需匹配率,帮助群众就近就业、快速就业。
不同于线下招聘会,网络招聘会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通过江苏省智慧就业云平台为企业开辟报名通道,同时在社区网格群、企业服务群等渠道转发招聘会链接,扩大招聘会宣传范围。
不少参加网络招聘的求职者表示,“云招聘”由线下转为线上,不仅节省很多时间成本,还让面试时的心态好了不少。“我今年刚大学毕业,有时候一天要跑两三场面试,时间都耽误在路上了,而且我一到线下面试就特别紧张。”刚从江苏师范大学毕业的小范同学说,“现在隔着屏幕面试,我感到放松很多,还可以把原来花在路上的时间用来好好准备面试,成功率也会更高。”
“云招聘”也节省了企业的成本。很多经常参加网络招聘会的人事经理表示,“受到疫情影响,我们的用工成本在提高,人员流失也很快,而智慧就业云平台帮助我们减少了招聘和面试成本,相比于线下招聘,线上招聘更高效、便捷,自然受到企业欢迎。”
今年以来,云龙区人社局开展专场招聘会25场,其中网络招聘会22场,1160家会员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岗位1.1万个,达成就业意向5500余人。
聚焦创业联盟功能
不断激发创业带动就业活力
创业是最积极、最具活力的就业,随着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就业创业群体对自主创业充满热情。
云龙区人社局以辖区8家创业孵化基地为载体,打造集人才引进、项目孵化、成果转化、金融服务、创业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创业联盟”,积极建设政府、企业、社会、高校“合作共享”阵地,盘活各类创业资源,强化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者等重点人群的帮扶,引导企业“共享用工”,为创业企业提供全链条增值服务,助力创业企业快速发展。今年以来,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超过1亿元、大学生创业补贴190万元、全民创业补贴84.6万元。
“在学校里参加过多场就业创业政策讲座,喜欢挑战的我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中二少年(徐州)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奕衡谈起了他的创业之路,“当时我还没毕业,对于创业有热情但信心不足,于是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社区‘就业启航站’,没想到遇到了我的创业启蒙导师。他为我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创业培训,让我受益良多。”最终,王奕衡的创业项目顺利入驻了创业孵化基地,工作人员为他提供了创业补贴、富民创业贷款等很多政策帮助,让他的企业能够顺利成长发展。
就在前不久,王奕衡申报的项目获评省市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他对今后的创业之路充满信心。
就业是民生之本,连着千家万户,关乎民生冷暖。云龙区人社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瞄准“就业启航站”目标定位,营造高质量就业环境,提升高水平创业服务,扎实办好“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实事,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