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实事办理质量 不断厚植为民情怀
◎徐报融媒记者 董晓
领导带头领学,干部集体自学,组织开展学习培训,精心宣传阐释……连日来,徐州市残联系统全体干部读原文、悟原理、谈体会、抓实干,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
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陈冠华表示,要深刻领会《决议》的精髓和灵魂,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和澎湃动力,创新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全会精神在全市残联系统落地落实。
◆问需于民◆
坚持从群众中来
学习不止于纸面,更与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
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事为目标,徐州市残联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寻找办实事的题目,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
“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各县(市)区残联理事长们纷纷表示,市残联系统作为服务残疾人的群团组织,应以解决好残疾群众“急难愁盼”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为重点,在实现残疾群众富民增收的目标上狠抓落实。
防止残疾人返贫,就业增收是关键。市残联保障服务处处长张赣向记者介绍道,今年以来,市残联大力实施就业增收计划,通过实施按比例就业、推进辅助性就业、扶持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全市新增1952名残疾人就(创)业,年内新增技能培训3096人次,基层320名残疾人获得公益性岗位。
同时,贯彻“省钱就是增收”的理念,市残联创新开展“百镇千店万户”助残联盟项目,已惠及5万余人次。实施“阳光学子”“关爱童享”等助学项目,为90名残疾学生发放资助奖励35万元。全市2136名残疾人获得燃油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达17.3万人次。
◆问计于民◆
坚持依靠群众
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坚持人民至上”成为最宝贵的历史经验之一。
“实现全面脱贫后,残疾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和个性化服务的期待进一步提高。”市残联信宣文体处二级主任科员孔凡久在采访中表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立足和把握残疾群众需求的新变化,不断推进工作理念、方法手段、制度机制创新。
为了更好地推动残联改革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市残联启动“强服务三年计划”,实施了残疾学生教育补贴、残疾人机动三轮车燃油补贴等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残疾人证也实现了“跨省通办”。
在接下来的工作推进中,市残联将着眼加快“智慧残联”建设,进一步研究推广“互联网+助残服务”新模式,逐步搭建起面向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服务机构等四类对象的全方位服务平台,并不断培育出新型社会助残组织和服务机构,进一步拓展延伸服务残疾人的触角。
◆问效于民◆
坚持到群众中去
开展58家康复定点机构“星级”评定和25家社区康复示范点改造提升工作;全市在定点机构康复训练残疾儿童达5298人,5523名精神病残疾人得到免费服药……将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徐州市残联用一张张民生实事的“责任清单”,兑现残疾群众温暖贴心的“幸福账单”。
“当前,全市残联系统内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还未完全破除,这也倒逼我们深化改革创新、主动应对挑战。”市残联康复处处长胡薇薇表示,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还要加强系统谋划,以攻坚克难的作风,更加自觉、更富创造性地落实市委部署要求。
市残联将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将“残疾人之家”服务半径向村(社区)延伸、服务内容向残疾人家庭延伸。同时,将残疾人康复工作融入社区,推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转型升级,扎实推进残工委成员单位每年实施一批涉残民生实事项目。
陈冠华表示,下一步,全市残联系统将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更高站位、更新视角,全面审视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短板,大力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努力为“五个徐州”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