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宪法新征程上的“守岛人”
2021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11月29日-12月5日是第四个“宪法宣传周”。本次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与核心,坚持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地位,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要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必经之路。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当好宪法新征程上的“守岛人”,不断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发展进程。
要更加坚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领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政治敏锐度、思维视野广度和思想境界高度,为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意识、凝聚宪法力量提供清晰指引。只有牢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新征程上的指导地位,才能不断开拓新的更高的法治境界,为宪法的广泛传播与施行浇筑更加稳固的思想理论基础。
要更加凸显党的领导在法治建设中的核心优势。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在宣扬宪法精神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当好宪法的“守岛人”,关键更在于党。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带领人民取得革命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就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思想统一,意志坚定,行动迅速,在国家的法治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将其转化为宣扬宪法乃至法治建设的核心优势,为中国不断深化依法治国,不断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法治国家建设迈出坚定步伐。
要更加巩固人民群众崇法敬法的坚实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法治建设的主体力量,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不断强化法治保障,才能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昂扬斗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乐民之所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所忧者,民亦忧其忧。推进宪法新征程上全面实施,要落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宪法宣誓制度和政府任命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办法;要坚持执行宪法中农业农村农民的有关规定、乡村振兴促进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涉农重点法律法规,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要大力宣传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推进基层依法治理;要不断推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增强宪法法律意识,依宪依法依规履职。坚持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夯实人民群众遵纪守法的坚实基础,全面推进我国法治建设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发展之路。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新征程上,必须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党领导法治建设的核心地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拼劲发扬宪法根本大法的磅礴伟力,当好宪法新时代的“守岛人”。(吴越)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