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验“两码”测体温成饭店就餐标配

2021-12-02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薛鹏
2021-12-02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李小委 周涛 霍雷 孟丽 张胜杰 见习记者 许诺 常慧茹

统筹/朱友钦

顾客间隔应保持在1米以上;各餐饮单位要测量入店人员体温、查验“两码”;建立用餐顾客可追溯台账,台账必须登记至少1名就餐顾客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11月29日至11月30日,从美食街区到婚宴宾馆,徐报融媒记者再次对我市多家餐厅展开调查,发现餐厅基本能够按照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但也有一些小餐馆有些松懈。

“您好!请出示‘两码’。”11月29日10时,来到徐州绿地铂瑞酒店门外,一位佩戴两层口罩的保安人员拦住了记者。在查看“两码”、测量完体温后,记者来到酒店大堂。

进入大堂,一侧的热成像人脸测温监控管理系统自动为记者测量了体温。负责绿地铂瑞酒店疫情防控工作的曹经理介绍,对所有进入酒店人员实行“三道防护”。入住的旅客在经过大门、大堂检查登记后,在办理入住的时候,会将旅客的核酸检测报告、“两码”等相关信息进行截图留存,来酒店就餐的客人在经过大门、大堂两道检查后,进入餐厅前,需要再次检查“两码”、测量体温并登记个人信息。

11月29日晚6时许,正值晚餐时间,记者来到位于市中心商圈的1818美食广场。美食广场北门,小喇叭不停地循环播放疫情防控提醒。入口处张贴着“两码联查”“进店请扫码”等防疫提示。寒风中,两位工作人员站在入口处来回走动,并不时提醒进入广场的客人出示“两码”查验。经过“两码”联查、通过入口处红外线测温门,记者进入1818美食广场一楼大厅。在走访中看到,多数餐厅都准备有用于客户登记的表格,格式并不统一,内容项目主要是就餐时间、顾客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少部分餐厅还增加了“就餐桌号”一栏。

11月29日晚间7时许,位于南三环的大张烙馍村(旗舰店)外停放的私家车比以往少了很多。进入店内,门内摆放着进店须知:体温检测、扫码登记,旁边还摆有消毒液等防疫物品及一部测温机器人。“顾客经过就能测温,体温异常机器人会报警。”工作人员还表示,为了防疫需要,他们让顾客就餐时保持一定距离。在饭店一楼,记者看到食客不多,彼此保持距离。饭店工作人员表示,特殊时期,如果顾客此前交了定金想取消,饭店会及时退钱。近期该店将组织员工做核酸检测。

位于云龙湖北岸的滨湖新天地西街,一连挨着好几家饭店,平常这些饭店生意兴隆,停车位都十分紧缺。但最近两天,客流量明显减少,停车场的电子指示牌上显示“车位剩余15”的字样,停车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少有这样的情况。

11月29日晚上6时40分许,记者来到彭湖宴饭店,刚一进大门,就看到门口的桌子上摆放着登记表、测温仪、消毒液和洗手液。饭店的一位工作人员看到记者进来,首先要求记者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并给记者测量了体温。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进入饭店的每一名客人都要出示‘两码’、测量体温,登记个人信息,并需要消毒洗手。”这位工作人员表示,疫情防控关键期,全体工作人员一刻都没有放松,所有工作人员上班之前也都要测量体温,每天加强全面消杀工作。

11月30日晚7时,正值用餐高峰期,云龙万达商圈民祥园路沿街餐饮店客流逐渐增加,记者首先进入了一家家常菜馆,发现此处并没有测温枪、消毒液等防控物品摆放在明面上,也没有工作人员要求进店出示“两码”。面对记者的询问,店家这才警惕起来,随后将口罩戴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不止一家餐饮店,在某把子肉快餐店内,门旁设置了防控台,也安排了人员坐在防控台前,但形同虚设——依旧不需要出示任何证明或测量体温就可以进入店内,最终在记者的提醒下才开始进行查验。

但并不是所有门店的防控措施都形同虚设,“行程码、健康码出示一下!”记者刚进入一家小饭店,就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要求出示“两码”,并在测温登记后才能进入店内。“我们店里的服务员和大厨都要求一直佩戴口罩,保证安全。”店主说。随后,她带记者来到凉菜橱窗,此时凉菜师傅正戴着口罩忙碌,“这次徐州应对疫情的速度特别快,身为徐州人,我们打心里骄傲,所以一定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