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战”中的速度力度与温度
◎本报评论员
自11月25日发现一名阳性病例后,我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各地各部门闻令而动、快速响应,流调溯源、隔离管控等工作有力有序展开。截至目前,我市已多日无新增病例、地铁恢复运营、学生开始有序复课,经济社会运行平稳,疫情防控对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努力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
一系列令百姓放心、让市民满意的成绩背后,是全市上下凝聚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千方百计防扩散、防输入、防输出,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念,是各级党员干部不惧风险、全体市民积极配合的艰辛付出。
发现阳性病例后,徐州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地铁停运、大中小学校停课、全面暂停省市际班车客运、省市际包车客运、省际毗邻公交……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将责任扛在肩上、将发条拧到最紧、将步子迈到最快、将工作做到最实,尽一切可能阻断病毒潜在的传播途径。可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徐州干部交出优异答卷。
群防群控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警报拉响后,全市上下能否凝心聚力、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是战疫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连日来,徐州市民用实际行动助力战疫——对防疫措施的理解与配合,对防控人员的尊重与感谢……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徐州这座城市的有情有义。可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徐州市民表现突出。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是对党员干部作风能力的一次淬炼,是对城市文明程度的一次检验。随着防控措施的不断深化,地铁恢复运营、学生逐步恢复上课……不断扩大的防疫效果证明,我们以有力有序有效的应对举措,充分体现了日益增长的社会治理水平和能力,充分彰显了冲锋在前、担当尽责的干部作风,充分展示了温情互助、和谐包容的浓浓同胞情。可以说,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市上下信心满满。
我们共同热爱的这座城,用反应的速度、工作的力度和文明的温度,正在这场疫情“大考”中奋笔疾书。让我们共同携手努力,夺取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