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安全“格” 织密防护“网”
◎徐报融媒记者 谢川
11月25日,我市新增1名无症状感染者,我市网格员闻令而动、迅即行动,即刻进入战“疫”状态,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优势,全力当好“三员”,守好安全“格”,织密防护“网”,用艰辛努力、辛勤付出构筑起彭城大地上一张严实的疫情防控大网。
闻令而动 吹响战“疫”集结号
疫情就是命令,网格就是“战场”。泉山区第一时间运用“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快速组建了1670余个疫情防控微信群,辖区居民和外来人员按照网格归属地通过实名制注册入群,全区1046个网格的近60万居民,通过微信群能够及时关注党委政府发布的公告公示、了解疫苗接种服务信息、掌握中高风险地区变动情况、查看密切接触者行动轨迹等信息,目前入群的居民还正在迅速增加。
疫情警报拉响后,湖滨街道网格化社会治理中心随即进入应急状态,网格员通过走访入户、网格微信群、发送“善治”名片、移动小喇叭、巡逻车、发放一封信、张贴疫情防控公告等形式,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最新工作部署、风险地区调整、注意事项等,及时通报疫情防控等级、重点人员和重点地区。
泉山区委政法委机关领导干部和党员同志带头进网入格,沉一线、冲在前、作表率,全体人员以政法网格员身份,到包挂网格开展宣传政策、疑问解答、风险排查等工作。
“您好,这里是区网格化服务中心,请大郭庄街道及时查找张某,根据大数据统计分析上级推送信息告知该居民为密切接触者,请立即展开工作。”云龙区网格化指挥中心的值班员通过网格化指挥平台向街道办事处平台及时推送信息。接到数据推送的大郭庄街道工作人员,不到十分钟就精准找到张某,并立即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采取了隔离措施,有效避免了密接源的再次扩散。云龙区委政法委充分发挥大数据互联互通精准优势,注重借助网格化指挥平台,及时收传数据、推送指令,实现了疫情防控的精准高效。
数据赋能 织密“疫”线防控网
“您好,请问您近期是否从上海市浦东新区和青浦区回来?居住门牌号是多少?”从11月25日下午接到任务,泉山区王陵街道小北门社区网格员李晓雯在包保的网格内,通过“大数据”、群众主动报备以及“扫楼”仔细排查重点人员,逐人建档、排定上门核酸检测的时间。
像李晓雯一样,越来越多的网格员通过数据赋能,织密筑牢“疫”线防控网。他们通过网格化手机APP将核查、摸排和宣传情况及时采集上传至区街两级指挥中心,异常情况报送至疫情防控指挥部,并协助做好体温测量、信息登记、核酸检测、隔离服务等工作。区街两级指挥中心24小时值班备勤,按照工作预案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无死角,云龙区委政法委通过网格化手机APP、微信群等渠道及时将工作指令传至每一名网格员。全区435个综合网格所属的网格员逐一走访网格责任区,运用扫楼战略上门核实、核查情况并及时上报、反馈,两天来全区共接收有效信息反馈200余条,有力助推了疫情防控作战的进程。
在铜山区,11月25日当晚就将大数据第一时间推送给网格员,网格员逐一走访核实并及时向部门反馈。同时,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充分利用人地两熟的优势,展开拉网式排查,查漏补缺收集返铜人员信息。截至11月28日,全区网格员已走访排查2万余人次,巡查学校、医院、农贸市场、沿街店铺等重点场所2000余处次。
服务为民 撑起防控“安全伞”
全市网格员积极利用网格微信群,第一时间传达最新防疫政策,不厌其烦回答群众的涉疫问题,“键对键”的贴心服务得到群众点赞。贾汪区对居家观察隔离人员,实行领导干部包片负责,网格员、社区干部、社区民警服务管理的模式,每日随访健康状况,并通过社会治理网格通手机APP上报信息;通过微信群了解群众需求,做好物品代购、送货上门等代办服务,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同时,组织社区老党员、志愿者等全部纳入防控网格,参与开展体温测量、人车登记、场所消毒、物资配送、生活救助等工作,做到防疫服务无遗漏、无死角。截至目前,贾汪区“见面见底行动”中共排查6万余户居民,完成敲门入户4万余户,电话联系近2万家,核查登记人员近25万人(目前村、社区仍在电话联系未能入户的居民),发放告知书(含一封信)9万余份,签订承诺书(含本人签字“调查表”)3万份。
铜山区全面落实“五包一”制度,网格员与党员、镇村干部、社区民警等每日随访居家隔离人员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生活服务。铜山区建立的“十户微网格”“楼宇微自治”机制发挥实战作用,网格居民微信群发布信息2万余条,解决群众问题100余件,网格员发动网格核心户、楼栋长、平安志愿者等组织居民有序做好核酸检测等相关工作,引导群众力量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中,云龙区网格员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靠着铁脚板的优势,用脚步丈量进度、用数据书写担当,用真心夺取胜利。两天来,全区网格员先后走访核查1653户,协助对14名密接、330名次密接人员做好隔离服务工作,并做好相关心理疏导工作,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一户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