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为产业工人送去温暖

2021-11-23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21-11-23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董晓

见习记者 程晓薇

为深入贯彻市委“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部署,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11月19日,市总工会“助产业发展·暖产业工人”主题系列活动在丰县电动车产业园启动。

以建设产业强市为引领

聚集产业发展新动能

“为园区企业发展送政策、送服务、送建议,为园区产业工人送书籍、送培训、送保障。”此次活动以“六送”为主要内容,旨在让企业在发展中获得工会组织的支持与帮助,让产业工人在追求品质生活中享受工会娘家的温暖和关怀。

建设产业强市,是市委立足开启徐州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确立的战略目标,对各县(市)区在产业优化布局、产业转型升级上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为更好地推进产改工作,助力徐州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今年以来,市总工会按照“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年”部署,以系统思维推进全市产改取得新成效。“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电动车产业园企业的发展,提高产业园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更好地发挥产业工人在促进企业发展、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徐州市总工会副主席王建民说。

丰县电动车产业园是市产业集群产改试点单位,9月以来,在推进产业集群产改工作中,丰县成立了该项工作的指导小组,制定了《丰县电动车产业集群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二十条》。目前,电动车产业园区整车年生产能力突破400万辆,电机、控制器等部分关键零配件占据全国90%以上的市场份额,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3.5万余人。

启动仪式上,市总工会还向园区2500名产业工人赠送价值31.25万元的住院医疗、意外伤害互助保障,为电动车行业产业工人送来了温暖,更加激发了广大产业工人投身产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以推进产改工作为抓手

打造共同富裕新路径

市总工会围绕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完善技能提升和激励评价机制、健全培训引育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产业工人改善生活品质、追求共同富裕提供实现路径。

据介绍,近年来,徐州市工会干部学校积极发挥培训先导作用,进县区、进社区、进企业,送学、送教、送技能,先后开展各类公益巡讲和免费培训566期,43000余人受益,助推基层工会干部业务能力和维权本领普遍提升,职工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不断进步。

在当天启动仪式结束后,徐州市工会干部学校举办了首期培训。主要围绕新时代产业工人职业素养的构成与提升,阐述基层班组长管理者的职责需要、价值标准,以及个人与企业、个人与国家与党的领导一体化的关系。

“为了帮助广大职工提高文化素养,我们按照市总工会的要求,大力开展职工学历提升,并按本科、专科层次分别发放2000元和1000元的励志奖学金。目前参加学历提升的一线职工2618人,1300余人圆满完成学业。”徐州市工会干部学校校长胥明虎说,“用工会补贴的钱读自己想学的专业,拿国家承认的学历,已经成为我们工会开展职工素质提升的普惠招牌。”

另外,为了服务供给侧改革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去年以来他们成立了电工电焊、职工健康、无人机操控、电梯维修与智能管理等十大产业工人实训基地,对促进岗位提升,赋能成长,发挥了工会阵地培训的独特优势。

以发挥工会作用为重点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推动产业发展、推进产改工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责。

活动当天,参会人员一行深入丰县产业集群产改指导站、江苏梦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宗申车业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徐州科亚机电有限公司等地,调研考察丰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园区企业产业发展情况。

在丰县产业集群产改指导站,工作人员简单介绍了丰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基本情况。今年以来,丰县已成功举办了“彭城职工大舞台”走进丰县电动车产业园活动、“风驰电掣 建功常店”2021年丰县电动车行业职工技能竞赛活动,电动车产业集群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势头良好。

宣传宣讲进企业、进车间,强化思想教育;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强化依法维权;广泛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强化精神弘扬;深化集体协商工作,强化制度规范;建设“云上职工之家”,强化网上工作……市总工会加强自身建设、强化作用发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徐州产业特点、符合徐州实际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之路。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市产改联席会议副召集人束志明表示,作为徐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牵头抓总单位,下一步,市总工会还将联合市产改联席会议其它成员单位,制订和实施富有特色、具有实效的改革举措,扩大公益覆盖,提升服务品质,让产业工人政治上有地位、素质上有提高、发展上有通道、生活上有保障,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