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加强网络文明,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2021-11-22  来源:  编辑:张传宝
2021-11-22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于11月1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大会以“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定位于打造我国网络文明的理念宣介平台、经验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国际网络文明互鉴平台。

从前车马邮件慢,而如今一个信息的发布、传播、接收最快只需几秒,网络空间已成为继陆、海、空和太空之后的人类第五疆域。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超30小时,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必然要求、是迫切需要、是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要全面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以文明时代新风塑造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净化乌烟瘴气、生态恶化的网络空间,须加强网络法治建设,使网上精神家园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网络构建起快捷、便利虚拟世界的同时,也带来了黑客、计算机病毒、网络色情和网络犯罪。据统计,全国网络犯罪已经占到犯罪总数的1/3,而且还在呈不断上升的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坚决扼杀拔除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网络空间,应当制定出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生态治理系列法律法规规章,持续开展“清朗”“净网”“护苗”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网络犯罪活动,集中整治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滋养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需汇聚向上向善力量,使网上精神家园步入优质的发展轨道。从网络文明空间的“内容深度”来看。首先,要加强思想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其次,要培育新风正气,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育良好道德风尚,文明互动、理性表达;最后,要培育文化产品,树立网络文化品牌意识,提升网络文化产品生产品质,让更多内涵丰富、形式新颖、内容鲜活的网络文化产品充盈网络空间。从网络文明空间的“覆盖广度”来看。我国城镇网民规模是农村的2.2倍,且非网民仍以农村地区人群为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要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加大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投入,缩小城乡之间网络发展差距。从网络文明空间的“多维创新”来看。根据不同网民群体实际需求,尤其是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群体及难以享受网络红利的老龄群体,亟待发挥网络科技创新的驱动和赋能作用,提升网络服务水平。如上线网络辟谣平台,开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完善“青少年模式”、“老年人模式”等。

共筑国际交流、文明互鉴的网络空间,当互通有无普惠共赢,使网上精神家园步入交融的发展轨道。“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让交流交融交锋的各国文化跨越时空在网络上相逢相知,促进世界各国民心相通、文明互鉴、共计长远。要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完善网络空间对话协商机制,共同制定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实现网络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共治,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加强网络法治建设,汇聚向上向善力量,互通有无普惠共赢,以净化、滋养、共筑文明的网络空间,使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步入良性、优质、交融的发展轨道,为推进网络文明添砖加瓦,为建设网络强国积蓄力量。(张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