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养成教育为梯 建设节约型校园
|
||
|
◎徐报融媒记者 颜子舒
午餐时间,在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食堂的售饭窗口,菜香扑鼻,这里不仅有“有辣菜品”“无辣菜品”“微辣菜品”为学生选餐提供方便,还有“小份饭”“小份菜”“半份餐”的贴心服务,有效杜绝餐桌上的浪费……
近年来,铜山中专以养成教育为梯,从学生容易改变的生活习惯入手,逐步培养学生在吃、穿、住、行等生活方面的好习惯,将节约粮食和学校德育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以养成教育助推学生形成节约意识、节约习惯的好品质。
履行好节约粮食直接责任
“排队打饭不加塞、少量多次按需取、一人一位不占位、细嚼慢咽不作声、光盘行动不浪费、弯腰轻声放餐盘。”这样一首朗朗上口七字歌,是铜山中专学生就餐时的要求和标准。
为履行节约粮食责任,建设节约型校园,学校党委召开“节约粮食 反对浪费”动员会,营造全民节约风尚。各支部以“建设节约型办公室”“组织生活会”等专题活动的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校团委成立“安全‘胃’士”志愿者小分队,以“光盘行动”“胃,你好么”专题讲座、节约海报设计比赛等形式营造全员节约氛围;各班级以主题班会、专题活动的形式,将节约意识外化与行、内化于心。通过班级风采展、最美教室、最美宿舍评比的活动推动全员节约行为;在专业课上,各专业部均能开展节约资源活动,如建筑专业“用尽最后一根扎丝”、美术专业“用完最后一厘米铅笔”、机电专业“焊完最后一段焊条”等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促节的活动。
“学校既是粮食节约的重点领域又是关键环节,要履行好节约粮食双重责任。”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滕道明说,“首先是履行好节约粮食的直接责任,为此,我校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全领域全过程减损。”
把好采购关降低源头减损。该校利用好“阳光食堂”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实施公开、公平、公正采购,确保采购物品质量合格、数量足够、价格合理,实现采购全要素全过程可回放、可追溯。
把好保管关降低流转减损。改善学校食堂仓库储存条件,使之满足防鼠、防虫、防蝇、防潮、防尘、防霉等相关要求。提高储存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使大宗农产品、辅料、蔬菜、水果、生熟食、冷链食品等分门别类存放,使各类物品标识明了、库存清晰。
把好加工关降低失误减损。加强培训提高操作人员责任心和技能水平,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次生浪费,如配方单一、夹生、过辣、过咸、焦化、糊变等。另外,要尊重不同民族师生的饮食习惯,针对不同饮食需求尽可能提供个性化服务,减少因统一供给造成的浪费。
把好销售关降低餐盘减损。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售饭窗口,减少学生的排队次数和排队时间。在售饭窗口设置醒目的公示牌,如“有辣菜品”“无辣菜品”“微辣菜品”等,并且明码标价,为学生选择提供方便。另外,还主动提供“小份饭”“小份菜”“半份餐”服务,杜绝学生因饭量小导致的浪费。
把好回收关降低垃圾减损。厨余垃圾是资源,铜山中专结合垃圾分类管理做好泔水收集、流转和处理工作,通过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履行好节约粮食间接责任
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在学校期间形成的良好习惯,会开出美德之花。养成教育的大力实施,延伸到了学生在劳动时珍惜工具、学习时节约文具、外出时爱护花草树木、就业时珍惜工作岗位。滕道明说,这都是学校履行好节约粮食的间接责任取得的成果。
抓好推广普及减少社会浪费。要求全校师生做节约粮食的时代风尚引领者,倡导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公众营养膳食科普知识宣传,减少舌尖上的浪费。为此,学校采取教职工大会动员、张贴宣传标语、公众号推广等形式为节约粮食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各班级以主题班会、黑板报进行宣传教育;全校在建设文明校园的精神感召下,积极参与到“我为学校节约献一策”活动中,提出了各种有效做法,推行绿色办公,崇尚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如“节约采购”,用系统化的思维模式,在食堂采购方面加大绿色采购力度,以少量多次、减少库存、减少浪费的形式,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源头减量”,大力倡导“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活动,停止使用塑料制品。
学生在学校养成就餐等方面的好习惯,会延展到家庭、社会、企业,形成“小手拉大手,节约一起走”的文明风尚。铜山中专学子的家长反映,好习惯使孩子起床将个人物品摆放整齐,被子叠成豆腐块,吃饭时不说话,定量用餐,甚至主动要求家里烧菜减量、少盐。好习惯使学生在企业里实习时,就餐有序排队、少量多餐、轻放餐盘,赢得了工人尊重、师傅赞赏、企业认可。好习惯使学生在社会上的餐馆、饭店,养成了定量定餐、饭后打包的好品质。
此外,铜山中专还建构立体式全方位的制度体系,完善学校反食品浪费制度、健全学校饮食供应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学校大力营造节约粮食舆论氛围,推进粮食节约宣传教育进学校、进班级、进课程,努力把制度要求转化为师生的文化自觉。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对均衡营养的需求,科学制定食谱。在满足学生营养的基础上变化花色品种,丰富选择性增强适口性。通过“明厨亮灶”提高师生对食堂的认可度、信任度和满意度。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把节约粮食渗透到各项考核指标中,做好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浪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