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深度“把脉”民生事 “组拳”出击强监督

2021-11-1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21-11-1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尹思源

“以前需要多个部门多头跑,现在一个大厅或一个窗口就能搞定,太省事了。”不久前,市民张先生准备开办一家新公司,由于不熟悉开办流程便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专窗咨询,没想到工作人员细致的讲解和全程代办,让他不到3个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和公司印章。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法宝。今年4月,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对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等四部门开展评议工作,督促被评议部门争先进位,以高品质营商环境助推徐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动真碰硬找问题◆

政务服务中心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沿阵地”和“第一窗口”,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办事方不方便,同时也是衡量营商环境好坏最为直观的标准。

“请大家结合自身或身边百姓的经历,说一说群众在政务审批、管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6月11日,鼓楼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室内座无虚席。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为摸清底数、找准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评议视察组,通过实地视察、召开座谈、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找真问题、真找问题。

“由于主城区人口比较密集,部分便民服务中心存在办事群众多、耗时长等问题,建议在缓解‘就近办’上出举措、下功夫。”“建议进一步清理个别政务部门存在的无效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和以罚代管现象。”

两天时间,评议视察组分别召开了代表评议座谈会、服务对象和群众代表座谈会,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意见,全面梳理意见建议,为精准评议夯实基础。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要将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政府相关部门,推动改变群众办事难、办事烦问题,努力把民生事办好办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在座谈会上要求。

◆直面问题不回避◆

工作评议并非走过场、一评了之,市人大常委会将其作为监督方式,力求评议求深求实。

6月下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务办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的报告,被评议部门在汇报中既实事求是总结工作成绩,也直面差距和不足。

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评议视察组也实事求是、一针见血反馈出存在问题。

“政务平台线上线下要统一审批规范标准,及时更新系统,杜绝行业部门同类事项标准不一的情况。”“建议加快政务服务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化解区间数据壁垒。”……

“对评议反馈的问题我办立即接收、照单全收、全盘认领,下一步我们将以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整改落实。”市政务办主要负责人当场表态。

不推诿、不回避,不搪塞、不避责,展现出职能部门应有的担当。

随后,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市政务办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为满意。针对下一步整改落实,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关于评议市政务办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的决议,为整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动真整改不敷衍◆

评议只是手段,通过评议促进问题整改、推进工作才是开展评议的初衷和目的。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与被评议部门积极对接,要求严格按照决议,逐条逐项梳理,精准查摆问题,力求改出实效。

推进开办企业流程再造,构建“六合一”审批模式,营业执照、公章刻制、税务、社保登记等六证由30天变1天;企业开办形成“全程电子化、全量半天结、全面零收费、全力争先进”的工作模式,提高了企业开办效率;整合群众关注度高的关联事项为“一件事一次办”,依托政务服务网,推动“进一网、办所有事”……

一条条建议逐项整改,一个个问题扎实落实。

10月28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九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务办落实决议的报告,大家一致认为,市政务办对评议反馈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立即作出行动,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各项整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评议督查,进一步强化了全市政务服务工作质量,促进了工作人员服务更规范、标准更高,政务服务管理更加利企便民。”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人大将会继续“盯”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努力为全市建设良好的营商环境氛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