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防线 营造平安家园
◎徐报融媒记者 陆铭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泉山区火花街道党工委、火花社区党委持续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上下功夫,把防灾减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坚持贯彻落实国家综合减灾规划,普及减灾知识,提高避灾自救能力,逐渐形成“多层级互动、多主体参与、多链条发力”的防灾减灾工作模式,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契机,多措并举增强社区韧性,补齐社会治理短板。
强化组织领导管理
建全社区综合减灾机制
火花社区重点围绕灾害风险管理、应急体制机制建设、应急法制建设、应急能力建设、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教育培训,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多维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成立“火花社区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暨社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致力建立健全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效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火花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机制》《火花社区综合减灾领导小组工作制度》等防灾减灾工作守则,让群防群治有规可依。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整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结合社区实际实行防灾减灾网格化管理,制订社区综合应急预案及系列专项预案,为防灾减灾工作迅速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根据预案加强演练
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在社区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推动下,社区各防灾减灾网格网格长把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工作落到实处,不放过任何一个风险隐患。建立社区风险评估月度报备制度,使风险评估工作常态化;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社区风险隐患动态监测,对发现的隐患实施督办整改,从而全面提高社区风险治理水平。
根据我市统一部署,火花社区党员、工作人员、志愿者分工明确,迅速行动,按照“不漏一人,应检尽检”要求,与医务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保障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应急演练安全、平稳、有序开展。与此同时,社区还根据辖区所有住宅均为高层住宅的实际情况,开展消防拉动演练,在演练中检验社区消防应急预案,为应急预案修订提供依据。
健全基础设施配备
开展常态宣传培训
火花社区建立了应急救援储备库,配备了适合当地灾害救援特点的专业救援装备,可以满足多种灾害事故的救援需要。配备微型消防站,与辖内超市、诊所签订应急储备物资协议,确保紧急状态下食品药品供给。建立一支以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社区医生、应急管理网格网格长、物业单位保安人员为主体的20人应急救援队伍。把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操场作为应急避险场所,有效避险面积3万平方米。完善避险场所基础设施建设,绘制《火花社区应急疏散示意图》张贴到辖区内每栋楼每个单元。
以国家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为契机,经常性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培训。探索建设“韧性社区”链,开展“一对一”互助。利用电子屏、微信群及时发布防灾减灾资讯,供居民随时浏览。
火花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事关居民安全的问题上,社区坚决保持“如履薄冰”的工作作风,深刻领会和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急管理体制的特色和优势,加快推进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时刻为社区居民撑起安全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