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多面手 实干赢民心
◎徐报融媒记者 陆铭
网格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在其服务的网格内,大到国家政策宣传,小到卫生死角清理,以及居民家中的家长里短、生活冷暖,他们都化身多面手24小时在线。
在泉山区金山街道碧水湾社区,这个特殊群体同样存在。18名网格员在平凡岗位上用担当书写追求,用奉献兑现承诺,用心织就“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网。
“我们社区有4名网格长、14名网格员,服务六个小区8000余户居民。他们发挥网格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把百姓冷暖挂在心头,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金山街道碧水湾社区负责人吴淑华介绍,作为一名社区网格员,其责任包括网格内居民信息采集、便民服务、矛盾化解、隐患排查、治安防范、人口管理、法制宣传以及心理疏导等内容,最终形成的工作模式是——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一手信息在一线,我与居民天天见。”这是碧水湾社区网格员王昭雯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2019年担任网格员以来,90后的她就不断琢磨如何当好网格员这一角色,如何与网格里的居民打交道,特别是如何让大爷大妈叔叔阿姨接受并认可她的网格工作。
王昭雯说,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摸索,特别是2020年初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她逐渐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那就是网格里居民的事情,平时要听到、看到,过年过节要想到、关心到,有了问题麻烦,要努力做到,自己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反馈到。“‘六到’工作法让我的工作开展比较顺手,也得到了绝大多数居民的理解和认可。”
认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过程的。碧水湾社区党委副书记刘颖用“行走在小区里的‘清道夫’”来形容网格员。她说,这个比喻似乎不太恰当,但不为过,因为这正是网格员们在社区化身多面手的写照,社区里不论楼道杂物清理、小区停车规范,还是居民社保、疫情宣传,哪怕是遛狗拴绳,都和网格员有关。
家住碧水湾小区C8号楼的李玉琴目前暂住北京,一个多月前她接到爱人电话,说单元门前污水外溢,不知怎么处理。“他在学校工作,对社区环境和网格员不熟,遇到问题就不知咋办了。我给网格员打个电话,两天就把问题解决了,网格员还专门给我回复。”
李玉琴很满意,碧水湾小区A20号楼的刘凤刚师傅也很满意,他向网格员马相夫反映的入户楼梯踏步破损问题也得到圆满解决。
马相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刘凤刚师傅反映的问题用了一周时间解决的,虽然活不大,但正因为活不大而工人难找,“再难找也得找,我们网格员就是为百姓服务的。”
秉承为民服务初心,他们用实干赢得民心。
金山街道党工委书记乔松表示,金山街道网格员们用心织就“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网,用情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温度。下一步,街道网格工作将在网格服务高质量上下功夫,继续在具体为民办实事上见真章,把“网”事都办成好事,通过解决居民身边小事、烦事、操心事,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我们的网格工作既有力度也有温度。“另外,街道将积极整合辖区旅游、商圈、教育等资源,利用并发挥好诸如云龙湖风景区、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晴朗谷、‘三馆’等专属网格,不断外延网格服务触角,逐步形成有金山街道特色的网格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