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茅冈—煤建路段实现洞通
2021-11-08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21-11-08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魏欣)经过130余天3300多小时的不间断施工,11月6日上午,随着盾构机刀盘在位于煤建路南端的接收井内缓缓露出,我市污水管网提质增效一期工程15标段(黄茅冈泵站—煤建路段)微盾构施工实现洞通,标志着徐州市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工程向前迈出一大步,为我市主城区实现雨污分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11月6日上午10点,记者在位于煤建路南端的盾构机接收井内看到,全国直径最小的盾构机“汉风号”已顺利完成1053米的地下掘进工程,成功抵达接收井。此段工程是我市提质增效一期工程15标段(黄茅冈泵站—煤建路段),采用微盾构施工技术,盾构管内径为2.1米,管道埋深为8.51米至9.56米。项目自1月17日开工,6月19日“汉风号”盾构机始发,经过130余天3300多小时的不间断施工,按照序时进度盾构洞通。为实现八一大沟片区污水主干管网的贯通,也为该片区后续雨污分流达标区建设,实现全片区雨污分流打下牢固基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市水利工程建设中心工作人员薛振宁表示,市水务局组织实施徐州市区污水管网提质增效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湖北路、湖滨路等32条道路的雨水、污水管网改造完善工程。项目实施后,可使我市主城区污水主干管网系统贯通,实现污水干管和雨水干管的全面分流,搭建起我市主城区雨污分流总体框架,为分步、分片推进我市雨污分流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