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筑巢引凤”,打造海内外人才“近悦远来”的长三角发展热土
“您好,我是申请入住青年人才驿站人员……”今年刚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博士生石文举来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青年人才驿站,工作人员在核对好信息后很快就为他办理了免费入住手续。走进驿站,处处洋溢着青春气息。由紫薇花瓣组成的主题LOGO,格外引人注目。驿站设置了“驿之家、驿创吧、驿速帮、驿友圈”四大服务平台。据介绍,凡是来徐州求职的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毕业当年及毕业前一年和后一年均可申请入住。通过“青春徐州”微信公众号进入“徐州青年人才驿站”,提交学历证书、面试通知等材料,就可申请最长7天的免费住宿,实现不见面零跑腿线上办理。
“徐州出台重磅人才新政,每年引进领军人才500名、专门人才5000名、大学生50000名……”今年以来,江苏徐州全面启动“555”引才工程,一时间,徐州这座区域双创高地吸引了海内外人才的广泛关注。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年以来,徐州市把“555”引才工程作为引才聚才工作的主抓手、总阀门,积极构建“赋能型”人才服务体系,以广纳天下英才的胸怀、广开进贤之路的气度,合力营造有效赋能、近悦远来的人才工作良好局面,努力为绘就“强富美高”新徐州美好未来提供人才支撑。
创新机制体制 引天下英才聚彭城
正处在转型发展关键阶段、全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的徐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更加依靠人才。
精心编制徐州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动态收集人才工作关键数据跟踪问效……作为“十四五”期间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555”引才工程将招才引智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徐州市还配套出台了关于构建“赋能型”人才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企业引进的领军人才、专门人才、大学毕业生提供系列支持和配套服务,健全完善政策、载体、市场、金融、管理、科教、评价、活动等八项赋能机制,构建起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服务体系,持续扩大徐州市人才工作在淮海经济区的体系化竞争优势。
江苏净视源能源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入驻铜山区科技创新产业园时间不长,在新材料领域已经走在行业前列,科研团队中的院士和领军人才充分体会到了徐州市“店小二”式的服务。该研究院副院长聂新明表示,企业入驻铜山区后,当地政府给予他们大力支持,园区办公用房租金全免,连续两年共计600万元的“双创计划”资助金全部拨付到位,未来政府还将向他们提供600平方米实验室用房和3000平方米的中试基地用地。

立足“十四五”发展需要,徐州正面向全球发布招贤令,引天下英才聚彭城。徐州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徐州市对人才工作优先谋划、优先投入、优先考核,深入推进“双创计划”,加强“双招双引”联动,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构建起温暖贴心、精准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持续释放出强大的招才引智激励效能。
围绕产业引才 精准招揽为产业服务
徐州全市各地围绕加快人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本地产业特色精准招才引智,构建“赋能型”人才服务体系,形成体系化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徐州邳州市推进“才富邳州”计划,破解半导体产业引才、用才难题,主动对接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在邳州成立集成电路工程研修班,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企业培养和储备技术型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今年以来,已落地“中熵科技”“汉威电子”“谱芯视觉”等“高精尖”和“卡脖子”领域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八个。
像邳州市这样的创新做法,在全市各地还有很多。各地围绕产业抓人才,将人才项目建设作为人才工作最直接、最有力的工作抓手,贯穿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通过产才融合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徐州鼓楼区把人才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优先位置去谋划、去推动。鼓楼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秦玉锦说:“我们紧扣六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分赴北京、上海、深圳对接高校院所,洽谈对接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依托辖区企业为载体,推荐九名海外人才申报工信部‘启明计划’,推荐两人申报省‘双创人才’,他们在‘十四五’期间将成为推动鼓楼发展的骨干力量。”
徐州丰县创新实施“以赛揽才、以赛聚智”,连续两年举办“凤城英才杯”国际创业大赛,精准聚焦智能设备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围绕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等六大领域,面向全球广发“英雄帖”。今年的大赛又增设“项目推荐奖”,以期有更多社会机构积极推荐、更多优质项目参与进来。
今日徐州,人才已成为创新驱动的基石。徐州市围绕产业链部署人才链,举办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展、中国徐州人才创新博览会,大力推行高层次人才“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更大力度推动产教融合,精心搭建各类科创载体,精准举荐产业领军人才,全面提升人才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力以及在淮海经济区的影响力。
返乡回报桑梓 广袤乡村成双创热土

在徐州铜山区汉王镇,有个“三乡工程”乡情驿站,驿站内设接待交流区、乡村振兴规划展示区、现有资产资源及合作项目介绍区等,使返乡人才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汉王镇招引项目情况。
徐州汉王镇乡情驿站是徐州市实施“三乡工程”所取得的累累硕果之一。以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为主要内容的“三乡工程”,积极运用社会力量,破除要素流动障碍,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汇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徐州新沂市在实施“三乡工程”建设中,以“钟吾英才”计划为统领,在人才“引、育、用、留”上下功夫;实施“青年大学生引进计划”“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对新引进的毕业生连续五年给予补贴。
“三乡工程”在彭城大地广袤的农村激起“一池春水”, 一个个人才、一批批能人陆续下乡、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让乡村大地正成为创业创新的热土。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徐州市正持续完善“555”引才工程政策体系,健全“555”引才工程中的工作调度、绩效考核、协同联动等推进机制,把市直部门人才工作履职情况纳入党建考核,建立“一县包一片,镇镇通高校”的人才工作区域包挂制度,精确绘制区域人才地图,实施靶向引才聚才工程,切实提高引才用才的针对性和产业人才匹配度。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