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铜山 > 正文

办了哪些事,让群众知晓 效果好不好,让群众评议

2021-11-05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21-11-05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李昌海 胡明慧

11月3日,铜山区举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全面检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铜山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各类利民、惠民项目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把实践成果向社会公开,让群众监督,请群众评议。

在发布会上,铜山区委宣传部、区委组织部、区教育局分别现场发布了铜山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情况、铜山区“四个领办”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以及铜山教育系统推进“青年教师关爱工程”活动开展情况。

通过现场发布,“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铜山经验进一步梳理和总结——

从实从细点落脚,从忧从急处发力。针对新招聘乡村青年老师住宿条件差、不能安心工作的“难心事”,铜山区在大许、房村等9个偏远镇建设11栋111间教师周转房,解决近300名新教师的住宿问题。区总工会、区教育工会为周转房配备了电视、空调、冰箱等生活电器以及文体用品,明亮、舒适的教师周转房,切实改善基层学校教师生活条件,为乡村教师住得下、教得好、留得住创造良好环境。针对农村一些事实孤儿因为家庭环境所限,居室昏暗、简陋的“忧心事”,铜山区实施“梦想改造+”关爱计划,按照每间1.2万元标准,为179名事实孤儿改造出干净整洁、阳光温馨的“梦想小屋”。铜山团区委还组织志愿者与孩子们建立一对一挂钩帮扶、每月常态化走访、每季度集中关爱等机制,同时实施心理疏导、快乐阅读等关爱项目,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早日把梦想变成现实……

互学互通拓思路,实事为民开新局。通过深入调研、集思广益,铜山结合“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聚焦增强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理出了“八大群体”“一老一小”“乡村振兴”“老旧小区”“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助企解困”等一系列群众重点关切的问题,制定项目单,列出时间表,绘制路线图,实施责任包挂,全面压茬推进,确保办成办好。对计划实施的实事,及时通过“三务”公开栏、微信朋友圈、致党员群众的一封信等形式,晾晒项目、晾晒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主题效果显现,实事亮点纷呈。通过创新“四个领办”机制,铜山实现党建和发展的同频共振、同步发展。截至目前,全区村级党组织领办集体产业351个,涉及项目资金21.2亿元,其中村级党组织领办的股田制约2万亩,仅此一项带动村级集体增收400多万元,村民在获得租金的基础上还能获得二次分红。全区村党组织书记领办致富项目242个,涉及项目资金5.4亿元,增加就业岗位近万个,有效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同时,这一创新也使干群关系更近,党员更有担当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现新突破。在办好实事的同时,铜山区还重视发现、培育和树立先进典型,评选出了100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优秀案例,以“评选表彰”促“比学赶超”,不断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努力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作为、新气象……

通过现场发布,如何将实事办好,铜山思路更清——

问需于民,突出抓细抓小。为群众办实事的实效怎么样,最终要看是否满足了群众的真正需要,而真正做到问需于民就要接地气、带思考、有感情。铜山区为民办实事将继续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小巷去听民声、访民情、察民忧、问民需,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思考、做好“调研攻略”。进万家门、喝万家茶、话万家事,确保问出真心话、问出真情况、问出真效果。

服务为民,坚持抓紧抓实。人民群众的需求弄清楚了,接下来便是抓落实的事情。铜山区将积极结合实际,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探索新对策,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件实事。敢于直面群众提出的任何具体问题,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工作的着力点就落到哪里,真正抓好民意、抓住民心,让服务为民见真章、出实效。

永久惠民,注重抓常态长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一项深得民心的政治工程,铜山将继续突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常抓不懈。建立民生难题常态化收集、推送、解决的工作机制,坚持守正创新,通过明确分工、协调推进、跟踪督查,确保民生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为民办实事常态长效机制。

按计划安排,铜山还将举办8场新闻发布会,晒进展、亮成绩,同时接受群众监督评价。结合“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铜山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五个徐州”建设中展现“铜山作为”、贡献“铜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