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江苏丰县:发挥“城市大脑”优势,构筑数字基层治理“县域模式”

2021-11-04  来源:徐州日报  编辑:孟祥
2021-11-04  徐州日报

情况复杂,风险隐患难以及时发现;部门多头管理或职责不清,一些群众关注的小事琐事不能及时处置;不少部门之间系统平台互不兼容,管理数据难以整合共享……这是基层安全风险隐患治理方面面临的一系列痛点。

如何化解?作为全国首批县域数字化试点城市,江苏徐州丰县发挥“城市大脑”的平台优势,高效建成徐州市首家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打破数据互联共享壁垒,用大数据的火眼金睛查漏补缺、辅助监管,探索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打造风险研判平台,形成“情报收集、汇总上报、信息研判、分头落实、跟踪督办”的风险研判和处置工作闭环。建立起基层安全风险研判和处置工作“四抓”机制,即“抓信息、抓研判、抓支撑、抓督办”,强化部门协同,促使风险隐患及时得到治理。

●多渠道收集 分清“轻重缓急”提建议

近日,江苏徐州丰县12345市民热线接到市民来电反映,某小学门口每天早上交通拥堵,存在安全隐患,无人管理,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出面处理。12345市民热线将问题派单至公安局,问题很快得到妥善解决。之后,12345市民热线又跟踪处理结果,并将其立卷归档。每家单位处理结果及群众满意度是政府年底工作考核的一项内容,各单位接到派单后快速行动,积极解决市民反映的问题。


截至目前,徐州丰县已派发工单25421条。12345市民热线成为该县收集基层诉求的主要途径之一。该县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每日汇总各部门上报的信息,经汇总分析、重点研判后出具每日情报,内容涉及疫情防控、医疗急救、民意12345、警情研判、舆情导控等14个模块;建立微信公众号“红色服务大联盟”,为全县居民提供反映诉求的便利平台;融合110、120、12319、应急管理等资源,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经研判,徐州丰县过境危险化学品车辆较多,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停放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尽快消除。该县要求交通运输局牵头做好危险化学品专用停车场建设工作,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全力推进危险化学品专用停车场建设,并在一个月内将处理结果发送至邮箱,大大提高了部门工作效率。

依托“城市大脑”的优势资源,徐州丰县形成了从情报收集、汇总上报、信息研判、分头落实到跟踪督办的工作闭环。相关数据被分为轻重缓急不同等级推送至牵头处理部门,该部门核查处置,精准应对。县分管领导或牵头部门为领导批示落办的第一责任人,视情进行跟办督办,办理进展将直报至批示领导,牵头落办部门要及时反馈办理进展情况。截至目前,该县共上报综合风险研判专报114期。

多部门联动 强化“速应服务”促民生

某社区群众反映路面污水外溢问题,先后找了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处理,但未能解决根本问题。接到反映该问题的信息后,徐州丰县速应服务队协调各部门收集垃圾、清理管道,全程跟踪处理,并向水务部门提交了把管道改至城市污水主管网的建议,力求彻底解决污水外溢问题。丰县速应服务队成立于2020年,下辖4个中队,共有40名队员。该队秉承“民有所需,我必速应”的服务理念,与110、12345市民热线、数字化城管等多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在“城市大脑”的指挥下,协调有关部门处置民生诉求相关工作。


除了传统渠道,徐州丰县速应服务队还通过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当地论坛等,打造更加智能的民生诉求渠道,提供“线上点单”服务,以降低群众参与难度,形成“线上按需点单、线下组团服务”机制,提高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服务的精准度。截至目前,徐州丰县速应服务队已处置民生诉求1100余件。

每周二,徐州丰县定期召开全县风险研判工作会议,聚焦社会关注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出席人员涉及政法委、宣传部、统战部、公安局、城管局等33家单位,对呼进频次、事件类别、处置反馈情况等进行大数据分析。按照“联合办理、各个击破”的工作原则,会议完善“回头看”制度,建立差评件问题台账。

会上,了解差评件的最新进展情况,再次协调相关责任单位进行跟踪督办,要求相关责任人回访群众,加强与群众的沟通,通过沟通和解决问题消除群众的不满意评价。今年以来,徐州丰县风险研判工作会议已召开24次,有效的研判分析为各主管部门联合执法、协同管控、全面防范化解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撑。

编辑:孟祥